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楚天主人杂志 >> 文章详情

精业笃行 善作善成 画好最大同心圆——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回顾

来源:楚天主人   时间:2025-03-18 15:08   [收藏] [打印] [关闭]

2024年,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侨务外事港澳台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锚定职责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要求,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守正创新,精业笃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把好“三关”,以高质量立法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协助常委会审议批准了恩施州实施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办法、恩施州人大废止重点项目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的决定和五峰自治县健康促进条例。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为切实提高“一州两县”报批法规质量,委员会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把好立项关。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务实管用、急用先行”和“特殊特色特有”的原则,注重“小切口”,指导“一州两县”科学合理编制年度立法计划,确定立法项目。二是把好起草关。深入实际调研、3次召开专家论证评估会、7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建议,6次集中讨论修改法规,先后收集意见建议近100条,合理吸收采纳近40条,有效提高了法规的针对性、精准度和可操作性。三是把好审议关。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法规合法性、合理性、适当性及立法技术规范等进行全面把关,同时邀请法规报送单位和起草单位列席会议,参与审议;常委会审议时,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会同法规起草单位认真研究尽量吸纳,对有明显不同意见的,上门充分沟通,确保法规能够凝聚各方共识,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3件法规均高票通过。

聚力“三个环节”,以有力有效监督工作促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朋友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省对外友好交往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为确保监督实效,委员会聚力“三个环节”,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一是广泛调研摸清底情。6月至8月,赴武汉、襄阳、宜昌、十堰、鄂州等地,深入园区、企业、机场等近30个点位,对全省对外友好交往工作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同时,对省外办等省直单位和部分市、州开展了广泛的书面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二是认真审议提出意见。9月,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审议省外办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省对外友好交往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快形成协同高效的对外友好交往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友好城市工作质效等审议意见,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报告提供参考。三是持续跟踪增强实效。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根据主任会议的决定,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连同调研报告一并转交省政府研究处理,并要求六个月内将研究处理情况向常委会报告,确保审议意见有落实,问题有解决。通过这项工作,有力促进了政府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对外友好工作,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外事工作的势能有效转化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念好“三字经”,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民宗侨外工作高质量发展

委员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全年开展立法调研4次、工作调研8次、课题研究1项,完成调研报告13篇。为提高调研质效,一是在“精”字上下功夫,提高调研针对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群众呼声比较高的问题以及工作中发现的难点问题确定调研题目,以小切口选题调研撬动社会治理难题。二是在“深”字上下功夫,确保调研效果。列细调研提纲,明确调研重点,细化调研内容,确保既有对面上基本情况的调研,更有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拓宽调研对象范围,除了听取当地人大、政府及相关单位情况汇报外,还听取基层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调研既掌握宏观情况,又贴近基层实际。三是在“实”字上下功夫,推动成果转化。将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和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情况专题调研报告分别报送全国人大民委和侨委,得到了充分肯定,并被选登在《民族法制通讯》和《人大侨委通讯》杂志上。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研究成果报送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参加全省调研课题交流评选,获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系统课题研究一等奖。通过对调研成果的分析研究,建议常委会2025年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最大限度地实现调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狠抓“三件事”,以强大工作合力共画最大同心圆

一是把牢“方向盘”。注重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把牢人大民宗侨外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安排落实落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委员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自觉把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和港澳台工作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在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目标任务中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切入点。二是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听取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界人士、侨界代表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协助常委会分管领导化解信访包案,维护民族地区群众合法权益;对常委会领导领衔领办、委员会重点督办的丹增·曲培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湖北的建议,采取去函交办、电话催办、现场督办等方式,加强与承办单位和建议提出代表的沟通联系,推动建议反映问题的落实。注重发挥代表作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建立少数民族代表、宗教界代表、归侨代表三个名单,有针对性地邀请部分代表参与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三是强基固本,内畅外联。加强与全国人大对口委员会的汇报联系,积极争取指导支持。接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雪克来提·扎克尔来鄂调研;协助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开展调研工作。加强与省直对口单位的沟通联系,畅通常态化交流渠道。出席台湾周、华创会等活动。加强与兄弟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及其相关工作机构的交流联系。先后赴湖南、西藏等7个省(区)调研,接待辽宁等省(区)来鄂调研。加强与基层人大的工作联系,打好“组合拳”,促进人大民宗侨外工作同频共振。(执笔人: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