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实施“五化”工作法 构建代表工作新格局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人大职能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今年以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抓规范、求实效”,积极强化创新实践,以新修改的《代表法》公布施行为契机,实施“五化”工作法,构建代表工作新格局,奋楫争先创一流、增亮点、树品牌。
一、基本架构
“五化”工作法,即用系统集成的方式,总体谋划、全面统筹年度代表工作,将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从定标、实施、管理到督导、考评、问效,层层递进,多向发力,构成较为完备的闭环机制体系。
工作目标化。紧扣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具体部署,细化代表工作年度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类。抽象类的,主要是原则性、方向性的,如代表能力提升、代表会议行权、代表闭会履职、联系服务选民、检查考核评比等;具体类的,主要是硬性的、量化的,如阵地创建升级、履职实务培训、实践活动开展、业务指导督导、事后跟踪督办等。
目标项目化。将代表工作年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项目来推进实施和日常管理。今年,将年度代表工作目标划分为“阵地建设、业务培训、指导督导、活动开展、跟踪督办、代表选举、履职管理、考评宣传”八大项目,用项目集成实现代表工作的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项目清单化。围绕代表工作具体项目,逐项分解为系列化细分任务或活动,并列出对应的任务清单。如跟踪督办项目,今年拟定的清单主要有人代会议案、人代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人大常委会审议评议专题询问形成的审议意见、常规视察调研意见建议、“双联”工作意见建议、代表行动意见建议等,根据清单不同阶段实施要求,适时明确量化任务及完成时限。
清单责任化。根据岗位职能和工作分工,按照“权责对等、分工协作”原则,将所有项目清单序列中的每一项任务或活动层层下沉、落地落实,实行责任到主抓领导、主办机构和承办人员。主抓领导有限突破传统分工模式,重点事项,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均有一定安排;主办机构有限突破传统单一工作机构,部分任务,各专(工)委、办事机构、代表服务中心均安排有配合或独立承担义务;承办人员有限突破专业机构限制,依据机关干部业务能力与专业特长,择优安排部分干部承担具体职责任务。
责任时效化。将责任清单涉及的每一项任务或活动,明确设定完成时限和具体时序节点,确保推进有力、富有成效。同时,通过常态化指导督导、检查考评、问效问责,确保各承办人员按时交账,最大化把实际成效有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成果,顺利达成年度各项目标。
二、主要做法
“五化”工作法具有“简明便捷、规范有序、易于操作、运行高效”等鲜明特质,不仅对代表工作提质增效意义重大,更与人大其他类别、板块的工作相融贯通,示范引领、推广运用前景广阔,对促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更有尺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大有裨益。为科学搭建好、实践运行好“五化”工作法闭环机制体系,该市人大从五个层面着力:
一是争取党委支持。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连续9年就代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创新等向市委积极申请,争取市委重视与支持,先后将6个代表工作创新项目纳入全市年度创新立项目录,并给予了坚强的项目实施保障。本届四年来,在各级各部门逐年压减非刚性财政支出的大背景下,该市人大各项法定经费依据财力状况,足额纳入部门预算且每届都有新提标,代表行动、阵地建设、专项工作等非常规项目经费,均由财政按代表人数予以重点支持、依时序及时拨付。去年以来,市委通过公开招考、部门选调等途径,7名事业编年轻干部充实到人大工作,新成立的代表服务中心逐步满员。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代表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加强代表工作机构和代表服务中心制度建设,充实完善工作职责,加强专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实行定岗、定责、定目标、定任务、定奖惩。建立常委会领导包镇办处、常委会组成人员包站点、人大代表包选区的“三包”制度和代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保障上下畅通、步调一致。
三是统筹资源调配。以代表工作机构和代表服务中心为主体,各专(工)委协同参与,对人员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行人与事、人与清单任务精准匹配,实现人尽所长、各展其能、互助共济、良性循环。加强财力保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镇办处因地制宜,持续推动“家”“站”履职阵地向“特色化、便利化、网格化”迭代升级,支持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和村级代表“联系点”建设向重点连片村、重点产业地、重点项目区灵活延伸和动态拓展,不断夯实代表工作根基。
四是改进工作方式。代表履职分组坚持“地域+领域”双轨并行,即常规履职活动,市镇两级近千名代表统一按原选区地域划分,就近入“家”进“站”到“点”;专题视察调研、代表行动等重大主题实践活动,市镇两级分别依据代表所处行业、资源优势、专业特长等,在辖区内统筹调配,另行组建领域代表小组,独立开展工作,提升专业水平。代表活动组织坚持“内生+外联”双轮驱动,即支持镇办处层面打破地域束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紧扣社会民生,按照“少而精、小切口、重实效”原则,围绕小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大共性问题,精选活动主题,多镇办处同步,有序开展跨区域工作协同;市级层面积极请进来与走出去,不断扩大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同级人大的友好交流,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互动,共同举办或轮流组织联谊、监督、考察、调研等活动,切实增强代表工作的韧性与活力。
五是全面固本强基。进一步做实基层补短板,组织专班力量,用半个月时间,走遍全市18个镇办处,对会议召开、阵地建设、代表活动、制度建设、履职管理等,进行全面“体检”,列出各镇办处问题清单,要求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改进完善。进一步打造过硬队伍,根据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决定和部署,按照“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人大队伍建设20字方针,坚持统筹推进、分层施策、双线融合、多极发力,目标到季、任务到月、内容到周,做精做细做实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队伍的能力培养及作风锤炼,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效能。(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青松、办公室主任尹礼辉、干部任免委副主任张强)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