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议事亭”里话民生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18 16:47   [收藏] [打印] [关闭]

人大代表和群众正在民主议事亭里商讨事务

能乘凉话家常,还能商量大小事,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郑家村的“民主议事亭”,面积不大,功劳却不小。

畅通民意

近日,郑家村“民主议事亭”里格外热闹,镇人大代表吕平正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村里的大事小事。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和谐融洽。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在‘议事亭’里我们可以更直接地贴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呼声和诉求。”吕平介绍,今年6月5日,镇第一代表小组的代表在郑家村走访时,群众反映能否建一个亭子,既能遮风挡雨,又方便大家闲暇时有个去处。他随即将这个建议提交到镇人大,在区、镇两级人大的支持下,镇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村委会迅速行动,不到一个月,亭子建好了。

到“议事亭”坐坐,与村民以闲话家常的形式,记录下村民反馈的事项,也是区人大代表、郑家村支部委员张华平每天的规定动作。利用“议事亭”收集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激活基层治理“感应末梢”,得到村民的点赞欢迎,亲切称其为“民主议事亭”。

集中民智

无论是民生政策宣传、美丽村庄建设,还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些大事小事现在都是在“民主议事亭”里面对面协商讨论。

在水美乡村建设中,针对群众反映的征地补偿、管网建设、道路黑色化等差异化诉求,第一代表小组的代表们又来了,他们和郑家村党支部一道,先后组织群众召开协商会8次,综合群众意见,会同施工方及时调整施工细节,合理安排施工方式,顺利解决了群众身边事。

如今,民主协商议事在郑家村里蔚然成风,村级事务决策中有了“村民”这个重量级的主体,实现了从过去被动接受到现在主动参与的转变。

解决民盼

“亭子虽然不大,但大家愿意在这里商议问题、解决问题。”吕平说,村上建设建材产业园,涉及十几户坟墓迁移,通过“议事亭”协商,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把工作完成了。

小小议事亭,见证了许多连民心解民忧的故事。在这里,桑葚种植大户王毅邀请“老农民”“土专家”分享种植技巧;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指导村民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民主议事亭”助力打开“民情通道”,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如今,“民主议事亭”不仅是“群众说事、代表话事、干部解题”的议事场所,也成为周边群众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实现了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建设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自治水平,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通讯员:陈静 余骋)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