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兴山县榛子乡人大以“家”为媒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近年来,兴山县榛子乡人大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为抓手,让人大代表之家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发展的载体、人大工作的阵地。
有序建“家”搭平台
榛子乡人大坚持以“五有五化”建设标准,推进“1+4+4”阵地建设(1个代表之家、4个代表联络站、4个代表联络点)。通过把基础条件好、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村作为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首要因素,按照“就地就近、便于活动、合理编组”的原则,建成育林板庙、和平石柱、幸福青龙、青山龙口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将58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管理,实现了8个村辐射服务全覆盖。切实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更好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持续推进场所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代表活动和资料管理“五个规范化”建设,坚持一规范二培训三活动四督导五考评“五步工作法”,实现了全乡人大工作阵地有场所、有标牌、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台账、有公示、有书刊、有信箱、有经费和工作制度公开、代表信息公开、活动方式公开的“十有三公开”标准,并按照要求,规范软件资料管理。
规范管“家”促履职
榛子乡人大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制定了代表学习培训、联系选民、代表述职、接受监督、接待选民日、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履职考勤考核等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人大代表之家活动规范化水平。
规范代表述职机制,每年12月底,榛子乡人大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述职座谈会,每位人大代表作履职发言,各代表活动小组组长对本组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小结。同步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选活动,对评选为优秀的人大代表,在其政治表现、身体状况、年龄因素等方面符合《代表法》所规定要求的可优先推荐为下届人大代表候选人,并在“清凉榛子”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榛子乡人大代表风采录”专栏,展播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截止目前,“清凉榛子”已经展播四期,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对电商带头人魏国琴、和平村党支部书记习兵、烟叶产业大户张祥玉等代表进行了深度报道。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以“听民意、访民情、解民忧”为主题,每月15日组织各级代表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采取“接访+走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今年,榛子乡人大共组织代表联系走访500多人次,收集反映意见建议10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50多起。
建立“人大代表亮身份”工作机制,在全乡58位市、县、乡级人大代表的家门口公开亮出身份、亮出职责、亮出承诺。同时,通过线上“代表履职”平台模块,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晾晒”,方便群众找到代表,进一步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截止目前代表共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
健全常规运行机制,年初编印下发榛子乡人大代表履职手册,转发《兴山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一线三问五聚焦”活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全面落实人大代表基础性活动的同时,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其他活动,坚持每季度印发代表小组活动指导意见,着力推动代表“家、站、点”“大门常开”,及时收集群众的好建议、“金点子”,在群众心中形成了“有事找代表”的强烈身份认同感。
常态进“家”显成效
榛子乡人大将“三在三争”代表活动、“争做五个示范 展现五个新作为”学习实践活动、“一线三问五聚焦”活动,与全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先后开展“安全隐患”大家提,聚力共同缔造、助力美好榛子建设等代表小组活动,累计收集建议70条,答复率100%,代表满意率100%,让人大代表履职有方向、有重心,更接地气、更贴民心;人大代表还参与发放人居环境“倡议书”1000余份,召开屋场院子会100余场,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为代表依法履职营造了良好氛围。
榛子乡人大将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依托平台开展联系选民、监督调研、视察等工作。围绕乡人代会交办的意见建议办理、民生实事落实和重点项目推进在本选区的落实情况等,开展“年初出题,年中阅卷”等视察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们走田间地头,看项目建设,听成功经验,并在视察结束后,根据视察情况,对全乡的项目进行了现场评分,排名第一的在会上交流发言,倒数第一的,在会上表态发言,为助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去年4月,榛子乡人大在全县率先开展民生实事票决制,差额票决出6个民生项目,涉及金额约879.8万元;今年4月,榛子乡延续2022年的做法,对2023年民生实事进行了票决并对2022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进行了测评。同时,榛子乡青龙村探索实施探索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起“年初查开工、年中看进度、年底评绩效”的监督模式,使群众真正成为了民生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内涵。(通讯员:赵界)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