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鄂州市华容区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三条“路径”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19 17:25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天邀请大家来,是计划在湾里新建公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前不久,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的人大代表正在召开“板凳会议”,问民需、听民声、解难题,决策共谋,努力把群众的期盼变成现实。

“我同意,前期美丽乡村建设大家都很积极,主动拆除旱厕、围院。公厕是一个村湾文明程度的标尺,肯定是要建的,希望大家都能像之前那样一起参与建设,出钱出力。”村民王发明率先发言。

“我屋里还有上次装修没用完的瓷砖,可以用在这上面。”村民王文平积极捐赠物资。“建成之后都是本湾村民使用,大家以后要一起做好维护。”临江乡新港村村支部书记万秋云接过大家的话茬……座谈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谈看法、提建议、表立场,坦诚交流,氛围热烈,共谋发展,献计献策。

近年来,华容区人大常委会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发挥人民主体创造精神,不断创新履职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平台载体、拓宽民主渠道,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一桩桩、一件件具体事务中体现老百姓的所思所盼,激发老百姓的参与热情和聪明才智,在基层一线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议事: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现在我宣布:芦花村白事酒席每桌控制在500元左右,取消乐队、哭灵等陈规陋习……请议事会成员依照职责分工,按规定工作流程行事,并迅速到每家每户做好宣传,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之花在芦花村处处开放。”6月26日,经过11名“稻田乡音”议事会成员的一致同意,华容镇芦花村村民议事会副理事长高云钗宣布办理红白喜事相关事项的商议结果,并现场制定了工作流程。40多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参加现场旁听,这是华容镇开展“聚力共同缔造  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在一些乡村的婚丧嫁娶等事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之风愈演愈烈。有的村民碍于面子,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这不仅加重了群众经济负担,还造成巨大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

为破除婚丧嫁娶中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残风陋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华容镇人大代表赵楚货、熊小丹主动深入农户家中,倾听村民意见建议,建议村民议事会把红白喜事作为本月商议事项,得到了村民议事会的同意。

“其实村民对红白喜事中的铺张浪费深恶痛绝,只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赵楚货说,如果按照村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办事,加上议事会成员全程参与,一场喜事可节省近2万元,群众也不再为不堪重负的“人情债”苦恼,对净化社会风气,传播文明新风十分必要。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21年11月8日,在临江乡黄岭村蒲树下,华容区委副书记、区长龚骏给党员群众讲述了一堂生动别致的党课,并与人大代表和农民群众共同谋划黄岭村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是临江乡开展“板凳会议”的一个缩影。没有主席台、没有办公桌、更没有讲话稿,在村民家的庭院里,搬来几条板凳,各级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唠着家长里短,讲述着“大家”“小家”的各种变化。大家各抒己见、交心谈心,人大代表、党员群众一起编制规划,绘制共建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而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今,华容区蒲团乡首创的“蒲团夜话”暖心有效,华容镇传出的“稻田乡音”声声入耳,临江乡“板凳会议”有声有色,段店镇“百姓议事厅”不断规范……人大代表、干部群众平等对话在华容已成常态,摸索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充满烟火气的民主议事形式。人们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发表意见建议,进行广泛协商,利益得到协调,矛盾有效化解,促进了基层稳定和谐,为乡村振兴积蓄了蓬勃力量。

建章立制:从“有事要商量”到“有事会商量”

6月16日,华容区蒲团乡人大开展“聚力共同缔造、共建和美乡村”主题活动。该乡87名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座谈后,分成5个代表小组实地调研蒲团乡各村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就共同缔造和美乡村工作提出意见建议。部分市、区领导也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此次代表小组活动。

怎样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机制?如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有事要商量”到“有事会商量”,蒲团乡人大主席团在探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创新尝试“四题四单”工作机制给出了答题思路。

群众出题,民主协商提出作业单。依托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小组,创新密切联系群众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各自联系点,召集党员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开展“蒲团夜话”、湾组会议等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村民意愿,倾听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代表议题,民主决策列出任务单。代表们根据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现场办公,就群众提出的问题逐项进行商议,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确定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及完成期限,通过“蒲团夜话”、湾组会议等形式,了解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修正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安排。

政府解题,民主管理交出答题单。对群众提出的政策性强、办理难度大、涉及部门多的民生实事,由乡人大提交乡政府办理,并督促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把问题建议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明确牵头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模式,努力做到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人大评题,民主监督晒出成绩单。乡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单答题”后,乡人大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和加强代表履职的要求,将建议办理情况的监督任务逐一分解压实到每个代表小组,实行“一月一督查、两月一通报”制度,实施动态跟踪监督。同时,乡人大主席团还组织代表采取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听取汇报、督查反馈等方式,实时掌握代表建议和民生事项办理落实情况,倒逼办理工作进度和质量。

按照“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办、代表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华容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生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主理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华容区落地见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频共振:朝着民之所需所盼发力

今年4月,在区人大常委会精心指导下,段店镇人大联合丽美药包公司学习借鉴深圳南湾街道与联创集团共建代表之家的成功作法,并积极融入华容区和段店镇人大的创新元素,在全市率先共建代表之家。

整个代表之家分为接待、展示、议事三个功能区。接待区是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的地方,将每月10号固定设为代表接待选民日,使人大代表的接访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办理和答复,并通过强化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力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展示区主要展示代表活动和代表积极履职的风采,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录入代表开展活动、调研视察、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用现代信息手段展现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风貌。议事区是代表学习、议事的地方,通过健全完善代表学习、议事、述职等制度,用体制机制规范代表学习和议事等活动,引导代表和群众“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

段店镇百席村以百姓议事厅为主阵地,搭建村民说事、议事、评事的平台,通过定期座谈交流、协商议事形成浓郁的议事氛围。同时,深入挖掘“五老”及乡村能人等协商元素,组建“7+X”( “7”即村党组织代表、村民委员会代表、人大代表、湾组小组长、“五老”或群众代表、社会组织代表、驻村干部。“X”为非固定的其他利益相关方)议事协商机构,充分发挥各类协商主体在议事协商中的作用和职能。

不仅如此,为方便外出务工村民常态化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该村不断优化升级村民自治智慧平台“美丽百席村” 微信小程序,该小程序以“村民自治数字化、民主协商在线化、基础信息数据化、共享服务精准化”为主要建设理念,设有“乡村党建、三务公开、议事协商、互动交流、积分中心、村情村貌、村民荣誉榜”等应用模块,推进乡村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线上化、透明化,把村里事搬到手机上,实现议事事项全公布、议事过程全透明、议事结果全公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做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与党委工作同频、与人民心声共振,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中,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今年1至6月,全区654名四级人大代表划分为31个代表小组,突出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环境整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城乡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代表活动62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57条,交办转办督办235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6个。(鄂州市华容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吴新明)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