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兴山县黄粮镇人大代表“找点、抓线、聚焦”助力共同缔造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09 10:22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日,兴山县黄粮镇人大开展“助力共同缔造,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在全镇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今年来,该镇人大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人民群众关心的大小事出发,找准点、抓主线、聚焦点,深入贯彻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五共”理念,推动该镇共同缔造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找准点∶以家、站、点建设为契机,找准群众需求点

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黄粮镇人大精心谋划,强化组织保障,将共同缔造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重点督查内容,积极邀请县人大、政府领导加强指导,推进工作,为一线督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反复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审议通过工作方案,对共同缔造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流程、成果转化、示范点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共同缔造项目全覆盖,精心打造黄粮镇人大代表之家,户溪、后山、界牌垭等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观摩示范点建设、召开推进会等方式,交流建设经验,推动15个站点建设不断提质增效。

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镇人大依托全镇15个“家、站、点”,联合村“两委”、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等方式,了解民声、听取民意、关注民生,并发动群众参与,积极引导村民做好共商共议工作。黄粮镇仁圣村的县人大代表杨教育通过走访调查,提出发动群众参与,整修乡间小道,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的建议,被村委会采纳,经与村民共商共议,采取农户自主施工奖补或农户委托第三方施工后奖补两种方式,鼓励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和投资,并组织村里“能人”成立施工队,发动受益村民到施工现场帮忙清理、平整砖渣,并邀请村民共同监督、管理施工工作,共同完成产业路3147.1m的修建工作,受惠群众达34户96人,受惠产业面积300余亩。

抓主线:以评议票决为主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黄粮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对共同缔造民生实事进行审议,以票决结果公告、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评议结果公示等方式,提高群众在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参与度。2023年,黄粮镇人大围绕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管网、高标准农田整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审议票决通过8项民生实事项目。

与此同时,结合“一线三问五聚焦”活动,黄粮镇人大代表充分利用站、点活动室和人大代表接访选民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代表活动,听取群众对共同缔造重大民生实事推进情况的意见,并开展民主评议。对评议结果不满意的事项,由镇政府负责整改落实,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直至相关事项达到群众满意效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买单,推进共同缔造民生实事共评共议走深走实。黄粮镇金家坝村儿童乐园“童梦小镇”,带动了该村的旅游业发展。在一次民主评议会上,金家坝村民针对游乐园设施设备单薄、吸引力不够,逐渐面临着无游客玩耍、长期关闭的困境,提出改造“童梦乐园”的建议。镇人大代表陈光红积极响应,组织村“两委”干部联同35名村民们召开群众屋场院子会,共商共议商改造计划,以升级版“儿童乐园乐翻天”作为本次讨论的成果新鲜出炉。目前,镇人大代表陈光红正在协调督促村委会、游乐园设施经营主体制定更细致方案,加快打造“儿童乐园乐翻天”的工作步伐。

聚焦点:以基层治理聚焦民生再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一是聚焦解决教育、医疗的难题。黄粮镇人大代表、卫生院院长姚文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通过架构起县医院主导、镇卫生院为中心,辐射带动14个村卫生室均衡发展的“1+1+14”黄粮卫生“医共体”服务模式。引进一批高新医疗设备、培育一批高素质医疗队伍、建立一套服务下沉机制,使全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提高山区教育水平、镇人大主席团多次到镇中学调研,按照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老带新、以快带慢等“五带”发展思路,推动家校社区共谋、教师队伍共管、教学资源共享、教研工作共商、成效成果共享的教联体运作模式,推动该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聚焦解决农村养老的难题。黄粮镇后山村是省级脱贫出列村,该村留守独居老人不断增加,老年人口占比达57%,80岁以上老人占比8%。为了解决老人养老问题,该村人大代表万张、吴启红、邓林喜通过入户走访,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后,组织成立村老年人协会,下辖6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分区开展志愿服务,实现邻里互助。同时,打造互助式医养中心、村级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人文化文艺生活,对重点人员实现智慧养老“一键呼”全覆盖,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三是聚焦解决基层治理的难题。该镇积极探索文明积分制,化小治理微单位,提高村民自治能力,人大代表张毅、邹学军、龙琼结合《黄粮镇文明实践积分制》规定,在水磨溪村探索出“双线四级”“三级四微”水磨工作法,通过化小治理“微单元”,收集群众“微心愿”,开展民生“微服务”,建立治安“微闭环”,将乡村振兴五个方面工作内容列入积分考核项,村民每季度可根据积分兑换生活物资,不断完善文明实践积分管理机制。为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广泛弘扬文明新风,还采取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管理模式,持续推动文明、诚信、孝善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四是聚焦解决产业发展的难题。如何发挥人大力量,助力产业振兴是黄粮人大研究的重要点。市、县、镇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卢光勇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提出党建引领、人大助力、农户参与、村企共建、共同缔造产业振兴的机制,探索出“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村企共建的发展新模式,并在“两坝一坪”核心区推动发展高山优质香米产业,围绕“三联三带三有”机制,通过土地集约化、产业区域化、生产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利益共享化,实现村强民富产业兴的黄粮香米发展新模式,使高山优质香米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讯员:张瑞琪)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