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大冶市:“八进八问”聚力共同缔造
今年以来,大冶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省人大“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黄石人大“聚力共同缔造 深化三进三促”代表行动要求,以“聚力共同缔造 深化八进八问”为主题,坚持领导带头,创新活动方式,有力推动了全市“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打造代表行动特色品牌
精心谋划制定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广泛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搜集整理人大议案和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省、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行动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大冶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聚力共同缔造 深化“八进八问”代表行动的实施方案》,确定代表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方式,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突出了大冶亮点和特色。
搭建平台夯实基础。全面开展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完成了35个代表之家、90个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提档升级,完善了相关制度和资料台账,及时对调离、辞职、补选的代表进行调整并进行动态管理,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实现代表活动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有经费,让代表离群众更近、联系更紧密。积极探索“互联网+履职”新模式,利用“微信群”开展线上履职,实现代表履职“不打烊”、联系群众“全天候”。 组织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人大机关干部进行了代表行动专题培训,各乡镇、街道也分别进行了代表履职培训,围绕代表行动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认真学习,为代表行动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将代表行动与党委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与人大调研、视察等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相结合,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开展座谈走访、入户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发动群众参与,同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共同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达成共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代表行动走深走实
接待选民常态化。落实《代表法》代表联系选民的有关要求,各乡镇、街道认真组织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制定活动计划,明确人员安排,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待选民,听取民意和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打通服务选民“最后一公里”。代表接待选民做到平等提问、亲切交流、耐心记录、详尽解答,畅通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开启代表联系选民的快捷通道,架起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
活动内容精细化。去年围绕我市“八大专项行动”开展“八进八问”代表行动,今年围绕共同缔造主题,继续深化“八进八问”代表行动,找准乡镇、街道人大和人大代表参与共同缔造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以加强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工作重点,助力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水平,为大冶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冶篇章贡献力量。
组织形式多样化。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大胆实践、竞相探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金湖街道、陈贵镇聚焦企业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殷祖镇、保安镇聚焦乡村振兴,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刘仁八镇、金牛镇聚焦文明提升,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出谋划策;东岳路街道、还地桥镇聚焦项目建设,推动重点项目有序建设推进。截至目前,926名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行动41次,收集意见建议137条。市人大代工委月月召开督办会,分片开展现场督办,月月有通报,及时掌握各乡镇工作开展进度情况,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强督办落实力度。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代表行动取得实效
服务发展实现新作为。各乡镇因地制宜,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八进进问”活动。如:殷祖镇组织人大代表到明霞白茶、振阳白茶等地进行视察,走进茶园,深入车间,实地察看茶叶长势、茶园管护、种植规模、茶品加工生产等情况。代表们积极围绕如何加快殷祖茶产业发展研讨交流、各抒己见,针对产品形式单一,品牌营销管理力度不足,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要统一品牌建设思想认识,大力弘扬茶文化,普及推广茶知识等建议,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力量踊跃参与茶产业链建设的良好氛围。茗山乡代表行动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组织人大代表实地察看茗山村新鲜菌采摘、分类、储存、加工各环节的监管流程,提出要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找准从0到1的“突破口”和从1到100的“发力点”,因地制宜壮大村级特色产业。
基层治理凸显新成效。灵乡镇组织人大代表参与灵矿社区“湾场夜话”活动,与社区居民代表一同就如何更好建设老年人“幸福食堂”共商对策,参会代表对食堂建设、如何运行、价格定位以及社区居委会对饮食质量和卫生的监管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还地桥镇在去年探索实践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组织人大代表、乡贤共同讨论镇区新建、扩建道路名称,在综合考虑了还地桥传统文化、地名、地貌、功能、走向等多方面因素后,志远路、敬业路、梅园路、科创路、梧桐路、凝阳大道等一个个有着美好寓意的道路名被初步选定,给镇党委提供参考、决策。
群众生活焕发新面貌。墈头老街,是原来大冶老县城的八大街之一,从古至今都是小商品贸易市场,随着时间推移,房屋安全隐患、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启动的老街改造工程是顺应民意的民心工程。今年以来,根据市委中心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全力参与墈头老街改造工作,同时,组织机关人大代表进墈头老街,积极开展“八进八问”活动,各代表本着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俯下身来,全身心地听取群众意见,收集群众好的建议。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要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深入各商铺住户,积极宣传改造更新政策,耐心细致开展群众工作,坚持改造全过程让居民参与进来,充分尊重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探索建立了“居民接待日”“一线工作法”“恳谈会”等采纳民意的工作方法,“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共同谋划,得到了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改造工作计划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目前协议签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造后的墈头老街将实现市容整洁有序,环境大幅改善,商业业态繁荣,老街重焕活力。刘仁八镇着力解决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积极动员人大代表、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广东山村周港湾调研垃圾分类做法,农村群众环保意识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通讯员:周桂芳 袁雅倩)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