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京山市:四岭村“共同缔造”背后的“民主密码”
盛夏时节,草长莺飞。步入京山市新市街道四岭村,一幅幅和美乡村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白墙盖红瓦,鲜花绕篱笆;离离绿草坪,清泉润万家。”“大事集体议,小事村民话;同走致富路,和美人人夸……”
四岭村地处京山市城郊。全村9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湾,901户3342人。近年来,四岭村不断探索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新路子,努力践行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群众幸福生活指数逐年提升,幸福四岭的“民主密码”也伴随着“共同缔造”的脚步慢慢解开。
密码一:我把村民当“家人” 村民视我为“亲人”
“既然村民信任我,选我当代表,那我就得将这份信任化作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动力。”身为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慧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李慧军退伍回村历任村小组长、村委会委员、村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深深体会到群众信任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出发点。他从代表履职做起、从村“两委”成员言行抓起,用村规民约立下3条规矩,从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起干群、代表与选民间的信任感。
进出村道,车速不超过30码。“您是到小卖部买东西还是到学校接孙子啊?您是到城区办事去的吧?……”村两委干部驾车进出本村,路上遇到村民需主动停车打招呼,对有办事需求的村民顺便捎上一程。李慧军回忆说:“定下这个规矩以来,村干部顺路接送办事村民已成习惯,次数也记不清了。”
村干部手机24小时不关机,群众随叫随到。记得有一天晚上10点多了,5组村民张家伟夫妻俩因家庭琐事吵架,互不相让,李慧军接到电话不到10分钟就赶到现场。在清楚事情原委后,他从法规角度晓之以理,从分析“五好”家庭案例动之以情,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工作,小俩口和好如初。5组村民王福堂,其父亲半夜突发高血压,李慧军得知后,立刻组织村两委干部,连夜将其送医院急诊,并主动垫付医药费。
村民找村干部办事,3天内必须给予答复。“孩子找不上合适工作,做父母的寝食难安啊。”复员退伍军人王国才忍不住也找上了李慧军,他当即组织村两委成员咨询有关政策,协商解决方案,将符合条件和资格的王国才儿子推荐到街道派出所当辅警,解决了其长期以来的一块“心病”。“特事特办,要事急办,难事缓办,但3天内必须先给予回复。”多年来,这已成为村两委成员服务村民的“明规则”。
时间沉淀出选民对代表的一份信任,真诚凝聚起村民对干部的一份情谊。一次次贴心的送行,一件件困难的解决,一桩桩纠纷的化解,一批批实事的办理……3年来,李慧军带领村两委干部主动帮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00余件。
密码二:“大事”村民集体决策 “小事”村民民主协商
“无论产业发展、征地拆迁补偿等三重一大事件,还是共同缔造最美庭院、和美湾村,大事小情全由村两委组织村民民主协商解决。”李慧军如实道来。
怎样知晓村民的心声,了解他们心中的“大事”“小情”?李慧军自有妙招——每月召开一次小组户主夜话会。
为不耽搁农户白天忙农活,每月以小组为单位,由包组村干部组织召开户主夜话会。会上解读群众关注的涉农政策法规,征求近期本村重要工作安排的意见,民主协商解决村级事务,大到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小到村民们室内外环境日常保洁,只要涉及村级发展、村务管理和村民切身利益等事务,一律上会民主协商征求意见。
“村里应建公墓,减少耕地占用”“环境脏乱差,应分湾组动员群众参与整治”“建设文化广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民的民主建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了村两委。
针对村民提出的不同建议,村两委分类整理,以“四议两公开”(村民提议、“两委”商议、支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村级事务和财务公开)方式,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逐项落实,办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或通过小组微信群告知户主;涉及到需上级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和事项,由李慧军以代表建议的方式向市、街道提交,并督办落实。
2021年实施G347国道改造,四岭村段面较长,涉及农户较多,需要破解征地拆迁和墓地迁移难题。李慧军带领村两委成员,多次召开小组户主夜话会,反复宣讲动迁相关政策及交通建设对发展村集体产业的意义,因组因湾因户民主协商征地拆迁和墓地迁移补偿方案,历时3个月,按政策全面完成了29户征地拆迁和91座墓地迁移,工作效率之高和群众满意度之好,这是村两委都没有想到的。
经小组夜话会民主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2022年,选择詹家巷大山头空闲地,建成了3万㎡的村级公墓,改变了过去“一户一墓地”的传统习俗,既解决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节约利用村土地150余亩。
事事民主协商,件件民主决策,村民参与民主议事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群众有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密码三:集思广益发展产业 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
群众要致富,产业必增收。面对人多地少的城郊村村情,四岭村发展现代农业路在何方?如何更好地发挥村“能工巧匠”优势,让三产服务业真正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尽快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已成为村两委多次讨论的重要议题,成为多次小组夜话会村民民主商议的热点议题。
经过一次次村支部会议的深入研究,一次次征求村民代表夜话会的民主建议,一次次实地踏看和民主座谈,四岭村作为城郊村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渐清晰。3年来,分别以新阳西路和长荆铁路为轴心,农家餐饮、果蔬采摘和优质水稻3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效益逐年惠及全体村民。2022年,全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全村从事三产服务业350户,人均收入比重提升到80%以上。
新阳西路以南临近中心城区,适宜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业。目前,“星光小院””我的农庄”“田湾饭庄”等46家农家乐餐饮业形势看好,年营业收入2100多万元。
“疫情形势好转放开后,我们农庄天天宾客满座,节假日周末供不应求,常年吸纳5名脱贫户务工,年营业纯收入可达10万元。”“星空小院”业务经理刘飞高兴地说道。
新阳西路以北、长荆铁路以南,地形多以小丘陵为主,适宜发展果蔬采摘和休闲观光农业;长荆铁路以北,地势相对开阔平坦,灌溉条件比较便利,适宜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村引进杨兴田园综合体以来,现已发展葡萄、新桃、蔬菜集约种植1200多亩、优质水稻1500多亩,带动36户村民发展名优特种植3500亩,常年吸纳100多名村民就地务工就业,年经营收入达1800多万元。
据李慧军介绍,2023年,村计划成立京山四岭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网络村能工巧匠316人,承接家电维修、货物搬运、建筑行业等一条龙综合服务,实现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开展行业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务工村民职业技能,全村实现转移就业900多人,年务工收入可达4500万元。
密码四:探索村级民主治理 凝聚共建“幸福四岭”活力
“探索村级民主自治,建设宜居和美乡村,让四岭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短短两句话,浓缩了李慧军在人大代表和基层干部“双职位”上的履职追求。
用“五共”理念缔造宜居村庄还真有效。“出门见绿、月月有花、季季换景。”这是魏湾和闵湾村民发自内心的赞叹。围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主题,李慧军立足“双职位”,履行“双职责”,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坚持问计问需问效于民,努力践行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全村建立了共同缔造宜居小组6个,开展了30个自然湾环境的综合整治,打造了美丽庭院550多户,全村无害化农厕普及率达100%。鲢鱼尾湾引导村民全程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农户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民主监督村庄环境长效保洁常年如一日。
用激励机制树立文明乡风还真给力。四岭村坚持以村党支部为依托,以人大代表为骨干,以村两委成员、老党员和志愿者为主体,通过小组村民夜话会民主商议,先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立新规、破陋习、树新风,大力倡导婚事简约办、丧事节俭办、小事自家办。以构建积分制量化管理体系为载体,广泛开展“访困难户”“评最美家庭”“晒红黑脸”“传好家风”评选活动。多年来,先后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评选活动10余场,评选出最美家庭58户、最美婆媳10对、最美媳妇10人、最美志愿者15人、最美创业者10人、最称职党员8人,健康向上、团结友爱、邻里和睦在四岭村蔚然成风。
用乡规民约治理乡村还真管用。第一次走进四岭村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疑问,村庄如此整洁,路面这么清洁,为何见不到垃圾箱(桶)?这得从推行村级民主管理说起。为构建村庄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在小组村民夜话会上,村民们提出了大湾配备保洁员,每月户平承担5元保洁费用,保洁员履行环境保洁管护责任的绩效接受村民测评;小湾推行农户轮流值班,书面交接值班日志,监督履行门前三包和湾长理事责任的建议,每年可为全村节约保洁管理费6万元。通过“代表接待日”、支部大会、村民会议、户主夜话会,共收集群众意见126条,归纳整理30条,将家庭矛盾化解、治安联防联控、道德文明乡风、公益性岗位选聘、生活垃圾分类、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等,纳入《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内容,实现了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一人做”为“一起做”。2022年以来,村民自发参与湾村环境整治,自费拆除违建265处,迁移树木3000多棵,无偿贡献菜地苗圃120亩,迁移墓地96处,义务投工3500个。
随着共同缔造幸福四岭“民主密码”的一路释放,全村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四岭村先后被评定为荆京示范带建设核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通讯员:付直波 孙刚 易平松)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