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巴东县:代表行动“考”出人大工作新成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04 14:42   [收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告诫全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果把人大工作当成一场考试,代表行动则是这场考试的重点内容,人大代表是出卷人,县乡两级人民政府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县乡两级人大是考试组织人。巴东县乡两级人大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是阅卷人”的重要论述贯穿代表行动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标准,用代表行动之考“考”出人大工作新成效。

服务代表 保障高质量出卷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能便捷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传递给党委政府,是人大之考代表行动这一学科的命题人。县乡两级人大通过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开展代表行动等方式服务代表,确保代表高质量命题。

搭建履职平台,提供选题平台。着力巩固2022年度“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项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优化12个“人大代表之家”和7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构建人大代表之家由乡镇人大主席主抓、专职人大副主席具体负责、人大专干主办的建“家”管“家”用“家”格局,人大代表联络站实行“站长+联络员+驻地村支‘两委’干部协同”管理模式。将全县1026名各级人大代表科学划分到72个代表小组,实现了五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全覆盖。扎实做好“双联”工作和选民接待日的组织工作,保障人大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经常化、多渠道、零距离,更好更多收集试题——人民群众意见建议。

提升代表能力,提高命题水平。县人大常委会常态化组织乡镇人大主席、专职副主席、人大干事开展业务培训;乡镇人大组织代表联络站站长、副站长、联络员开展代表行动专题培训;代表联络站站长组织进站代表开展专项培训,实现代表专项培训常态化。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出“集中培训+网络学习+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的培训方式,致力于代表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确保更精准分析提炼人民群众意见建议。

创新代表行动,拓展试题题库。2023年度县人大常委会按照“1+4”方式(1个年度方案,4个季度方案)制定代表行动总体方案,大力推行“4321”工作模式,即:四早(早谋划、早研究、早部署、早行动)、三统(统一主题、统一流程、统一模板)、两抓(抓结合、抓质效)、一导(强化督导)。各乡镇人大根据县人大常委会方案,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把代表行动与“双联活动”、“共同缔造”、代表回选区(选举单位)述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细化实化方案,组织辖区内各代表小组内所有代表,按照工作在一线开展、素质在一线提升、建议在一线收集、作用在一线发挥、队伍在一线锤炼的要求,每季度开展一次代表小组活动,将全面深入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代表行动严格按照“集中学习培训、分组开展走访、集中汇总情况、研究分层交办、跟踪督办总结”五步工作法,实现闭环管理,代表小组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集中汇总研判后形成“代表意见建议清单”按程序书面提交乡镇人大主席团。

支持政府 保障高效率备考

县乡两级人大作为代表行动之考的组织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组织服务工作,积极协助本级人民政府高效备考,确保考试能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代表行动过程中代表聚焦主题,了解工作进展,发现困难问题,查找症结根源并拿出解决办法,帮“考生”预研判,理清答题思路和要点。在意见建议交办之前与拟承办单位进行深度协调沟通,对能立即办理的,由乡镇人大主席团形成“意见建议交办清单”按程序交办立即办理;对短期难以办理的,主动对接拟承办单位深入调研、磋商办法、争取最终解决。

沿渡河镇人大在开展第一季度代表行动过程中,发现堆鱼公路目前还有6.6公里没有硬化,其涉及的3个市场主体、6家养殖大户、几十户农户强烈希望人大代表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动问题解决。代表们邀请县交通局负责人两次到现场调研,通过一起踏勘、论证的方式,共同寻求最现实、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避免政府盲目决策、财政无效投资。经过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该项目已启动施工前期工作。

“县直单位的领导与我们代表、人民群众面对面沟通协商,当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让人民群众感到顺心。更使我感到人大代表是一个光荣的职务,也是一项沉甸甸的责任!”沿渡河镇人大代表、溪口村党支部书记曹先桂感慨地说。

监督政府 保障高水平答卷

代表行动中收集的意见建议经代表小组和乡镇人大主席团两轮研判后,由乡镇人大主席团将“意见建议清单”正式交办给乡镇人民政府办理,涉及县级层面解决的问题按程序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交办。正式交办后,县乡两级人大根据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通过对意见建议的办理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回访等方式进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相关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今年第一、二季度,全县统一开展了“聚力共同缔造·促民生实事落实落地”“聚力共同缔造·助推和美乡村建设”代表行动,以民生实事(含议案建议)办理、殡葬改革、耕地流出问题整改等工作为小切口,组织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相关政策,督办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含议案建议),走访部分在建项目(含产业实施),发现和收集了一批“共同缔造”的好点子、好典型。截止6月底,全县代表行动累计走访学校30所、企业20家、民生实事项目现场200余处、村(社区)群众3241人,收集意见建议160条,正式交办76条,解决实际问题62个。

引导群众 保障高标准评卷

人民群众作为阅卷人,只有解决了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对答出的“试卷”给出一个满意的分数。巴东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行动意见建议办理评价机制,主动将“意见建议效果清单”进行公示,及时向人民群众反馈意见建议办理动态,并通过走访群众、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办理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不断扩大参评群众的覆盖面。凡是测评结果为不满意的,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重新办理,直到问题解决或人民群众满意。此外,县、乡两级人大还注重将人民群众对代表行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评价反馈成果作为人代会期间对部门测评的重要依据,实行测评末位表态发言制度,要求表态发言的单位开展自查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上报县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主席团。

巴东县县、乡两级人大以为民“赶考”的职责使命,以“1+4”“4321”模式为代表行动制定“考纲”,以“五步工作法”规范代表行动闭环管理,以“三张清单”强化代表行动实效,促使一批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人民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巴东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佃国党)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