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冯泽军:当好村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走进南漳县巡检镇凤山村的核桃树林,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采摘核桃的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是巡检镇丰悦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500亩核桃基地。
作为巡检镇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丰悦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泽军着眼身边事,将心思放在如何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在农村基层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躬耕不息,在希望的田园里逐梦前行
“2014年夏秋,我到保康、山东等核桃产地进行考察,租赁闲置荒山,引种清香核桃近两万株发展林果种植,通过近10年的精心培植,终于喜获丰收,虽然遭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但依靠前期管理到位,今年核桃收成和品质还是很不错,开采第一天采摘的3000多斤已经销售一空,今年全部的产量预计有10万斤,估计往后几年,500多亩的核桃基地丰产能够达到50万斤往上”,望着漫山的核桃林,冯泽军喜滋滋地说道。核桃树下,农户们带着篮子和工具,仔细挑选,把采摘下来的核桃果放进篮子里,然后进行装运、分装、打包。核桃种植带动了凤山村30余人就业,仅每年的劳动报酬就在15万元左右。
今年核桃丰收的场面,只是冯泽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早在1999年,他便承包下300亩的茶场,以一名茶场场长的身份,迈出了他人生创业的第一步。创业伊始,面对茶叶种植、品质、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冯泽军虚心求教,四处学习茶叶制作工艺,羊角山、白云、店垭等附近大大小小的茶场,都有他虚心求教的声影。为了解市场行情,他每天都在路上奔波,跑商户、进市场,竭尽全力打通茶叶销售渠道。在他不断的努力下,茶叶的品质受到客户的肯定,茶场在周边逐渐有了名气,所产的茶叶也销往了潜江等外市。虽然茶场经营已走上正轨,但冯泽军从未安于现状,先后三次扩建车间、升级生产线设备、补充配套设施,最终建起了910平方米的新式厂房,不仅满足了自家茶场的生产经营,更是为附近农户1300多亩茶园的鲜茶叶提供了加工服务,解决了周边许多茶农茶叶加工难的问题。
初心不改,在小“场”中发挥大作用
与往年不同,今年泽军茶场场长、镇人大代表的冯泽军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胎坪村庙儿岗“红色屋场”场长。他将屋场会开在茶场,组织科普法治文明讲座等各种活动,发布茶叶产销信息,参与矛盾调出,倾听村民心声,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诉求。
“这个蓄水池原来只有三到四立方米的蓄水量,在冯场长组织下,大家共商共建,十来户邻里一起出力,修缮清淤,扩建蓄水池,现在蓄水量有一百多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再也不用愁了,以后我们将共同管理维护好这个饮水点”,胎坪村三组村民朱吉民满意地说。该村民所说的饮水点之前周边环境恶劣,有大量枯枝落叶落到蓄水池,严重影响水质,蓄水池的容量又小,加上土堤崩塌严重,遇到天旱,完全不能满足附近村民生活所需,冯泽军利用红色屋场会,组织村民商议解决办法,向村委会征求意见,与村民代表现场勘查,在确定好可行的方案后,他自掏腰包1200元解决挖机施工费用,附近村民齐心协力投工投劳,将蓄水池扩建增容,对土堤进行了硬化,解决了长久以来饮水难的问题。冯泽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投身“共同缔造”,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正悄悄地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要我做”变为“一起做”。
履职尽责,在为民中展现代表风采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冯泽军始终坚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为民服务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履职培训,认真参与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事实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除坚持做到在代表联络站定点接待选民外,还常态化深入群众开展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掌握群众真实诉求。
他所提出的“关于管理好村民安全饮水点的建议”“关于加强镇域内核桃树技术管理的建议”等一系列意见建议,得到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以有效推动。冯泽军时常告诫自己绝不做“哑巴”代表,所提建议从反映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群众投票选举他为人大代表,他就要替群众代言发声,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新农人,冯泽军表示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扎根产业、扎根乡村,精心倾注农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白世成 寇来东)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