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魏米华:文明创建路上的“铁娘子”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29 15:59   [收藏] [打印] [关闭]

“师傅,请将熄灭的烟头扔进垃圾桶或烟头收集器。”6月5日,记者在嘉鱼县鱼岳镇老外贸小区看到,一位身材娇小却十分干练的女同志,正在巡查提醒抽烟的市民文明丢弃烟头。

她就是“铁娘子”,嘉鱼县鱼岳镇人大代表、南街社区支委委员魏米华。

说她是“铁娘子”,是因为她拥有着干事执着、任劳任怨、冲锋在前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为了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她每天早出晚归,手机24小时待机。

就是在她和团队的这种拼劲下,辖区内的创文难题被逐一攻克。

“不好意思啊,每天都要下网格,事情比较多,咱就在这里聊吧。”魏米华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

南街社区是嘉鱼县鱼岳镇的老城区,开放式“三无”小区有16个,共133个单元,这些都成了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社区干部,如何为文明创建保驾护航?魏米华铆足干劲,与网格员一起共同下沉到15个网格,将133个单元全部走完。“现在已经习惯了每天在片区‘溜达’,管一管‘闲事’。”在她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等发现问题再去解决。

自从2021年12月接手负责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以来,无论晴天雨天,魏米华从早忙到晚,用脚步丈量着社区每一个角落。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大代表,有责任、有义务把创文工作做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确保从“面子”到“里子”、从“颜值”到“内涵”都内外兼修、表里如一。

2022年10月,社区开展“楼道革命”工作。魏米华和志愿者一起对辖区楼道间的垃圾杂物和“牛皮癣”广告等逐栋逐层进行清理,并重新粉刷。

那段时间,她整天待在楼栋里,刺鼻的油漆味,让她每晚回到家后都头晕眼花,休息一晚上,感觉舒服一点了,第二天又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参加一线工作。

“魏主任平时话不多,干起事来十分干练,总是冲在一线。”网格员熊狄经常与魏米华在一起工作,在她看来魏米华就是她的榜样。

“我经常和魏主任一起走访网格,发现垃圾,她都是亲自动手清理。”熊狄介绍,有些特别脏的垃圾,散发恶臭,蚊蝇肆掠,魏米华不怕脏、不怕累,总是挺在最前面。

有时候看见谁家门口堆了杂物,魏米华总会习惯性地上门劝说搬走。“有些住户都是七八十岁的独居老人,生活不易,平时攒一些废旧纸盒卖点零钱贴补家用。”熊狄介绍,每当魏米华看到这种情形总会有恻隐之心,为了不影响文明创建工作,她都会自掏腰包,把这些废旧纸盒从居民手中买过来,再集中拖走。钱虽不多,可积累起来也有不少。已经不记得发生过多少次这样的情形,可魏米华依然是那句话:“这有啥。”

虽然忙成“三头六臂”,但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推进,通过一系列提质改造,如今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你看我们这楼道,乱贴乱画、乱堆放杂物、乱扔纸盒的现象没有了,小区环境干净整齐,现在大家住得更舒心了,这都亏了魏主任。”说起文明创建给老外贸小区带来的喜人变化,小区居民王爹爹笑得合不拢嘴,言语中,透着对魏米华深深的感谢。其实,在创文工作中,魏米华与小区居民们还有着一段“不打不相识”的插曲。外贸小区属于老旧小区,过去杂物乱堆乱放。魏米华带着社区干部上门劝阻,居民却依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恶语相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魏米华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克制情绪,把苦埋在心里。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部分居民的家门槛她自己都不知道登了多少次。魏米华以真情换真心,居民的态度逐渐转变,从理解到支持、参与,最终推动小区文创工作顺利达标。

“说来太惭愧,当时就憋着一口气。其实那堆东西我也没什么用,我们应该支持文明创建工作。”回忆起之前的事情,王爹爹面露羞愧,魏米华的工作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作为基层一线人大代表,魏米华注重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居民们每每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经常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今年年初,家住嘉鱼县鱼岳镇东后街的一位独居老人生病在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给魏米华打电话寻求帮助,她第一时间赶到,及时把老人送到县中医院抢救,直到老人的侄子赶来,她还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并连续多天探望,持续关注老人治疗和生活情况。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做的事情虽然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都关系着百姓民生,连着居民的心,所以一定要做好。”魏米华说。

魏米华把时间都交给了居民,交给了社区,却唯独没有交给自己和家人。因为工作繁忙,她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说起家人,魏米华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但看到社区的环境越来越美、居民们越来越文明,她总是欣慰地笑着说:“家人会理解我的。”

“我们要用自己的真心换取全体居民的和谐幸福,只要辖区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居民过得舒心,再累也觉得幸福。”魏米华说道。(通讯员:黄金波 皮道琦 王云)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