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向东梅:脚下带泥 心中有民
“向代表,又去入户啊,村里的这些困难户,门槛都要被您儿踏破了。”
为确保每一个困难群众享受政策保障和得到关心关爱,6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开展分散供养特困对象走访及“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计划”。向东梅原本在走访人员名单外,可作为人大代表的她,主动向乡民政办申请入户。“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被向东梅手写出来后贴在了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上,用行动为这句话画上完满的句号。
服务群众不妨“多走一步”
当选县人大代表代表的那一刻,向东梅便觉得肩上的使命更加沉重了,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向东梅核查发现,杨东海是低保户,但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急忙回乡政府进行重新核对,经乡政府研判讨论决定调高该户低保标准,保障其基本生活稳定。
大村村的每一条路上都有她的足迹,295个脱贫户、56个低保户、13个特困户、11个三类对象、147个残疾对象,看似简单陈列的几个数字,全都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汽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就用摩托车,摩托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就靠步行,来回三四小时的山路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条走访入户群众的路,自当选代表以来,向东梅一走就是12年,走遍了大村的每一个角落,走到了每个困难家庭的家中,也走进了每个群众的心里。
“外来媳妇”变成“邻里亲人”
环境卫生一直是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既是长期以来生活习惯所致,也是由于部分群众不重视。向东梅知道要改变长期习惯问题并不容易,那就先从容易的做起。首先是带头改善自家周边的环境,房前屋后收干净、码整齐。然后是督促改善村委会的环境,她每天提前半小时打扫卫生,一天一清洁、一周一整理,并组织村委会成员月月开展大扫除,最后是为困难群众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失能半失能人员定期打扫卫生,换洗铺被。自此,村内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我是外地过来的,又是个半路出家的村干部,对于本地的情况,只有自己掌握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虽然仅仅只是一名村级干部,能为本村多做一点是一点。”从一个外地来的媳妇,到任职村“两委”工作,再到当选县人大代表,向东梅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获得了群众对她的认可。
开启服务群众“联络窗口”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向东梅充分发挥片区代表联络站的优势,通过召开屋场会、群众会收集意见建议,再将建议反馈至乡人大主席团。在她的建议推动下,乡人大主席团与乡党委经过认真研讨,决定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采取老百姓自筹一部分、政府资助一部分的方式,打造大村村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2022年上半年,文化广场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外,向东梅将群众的呼声从幕后带到台前,大村村7组的道路一直未完善硬化,为解决村民出行问题,在采花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向东梅不遗余力、上下奔波,终于为大村村顺利争取到“采花乡大村村王祥汉至蒿子沟连通工程”项目。该项目共计4.3公里,当前项目施工图已完成,预计8月施工,项目完工后可惠及周边众多农户,解决了群众长年脚踩黄泥出行的困境。
“再小的事情,只要是和老百姓相关的,就不是小事。”为切实落实民生实事,向东梅以代表联络站为阵地,在村内设置民情台账,将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并逐一回应解决。截至目前,已办理意见建议20余条,受到村民肯定。
“能当选人大代表,对于我来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更像是给了我一张考试答卷,我只有充分履行代表职责,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拿到满意的分数。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继续保持这份初心使命,力争拿到‘优分卷’。”(通讯员:刘媛媛)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