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彭宏升:“独臂”从医33载 为老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17 16:44   [收藏] [打印] [关闭]

一只手臂能做什么?能够维持生活已属不易。但他不畏山高路远,不惧艰难困苦,从医33年不间断,每年出诊1000多次,为2000多名老百姓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他就是秭归县郭家坝镇罗家坪村村医、镇第五届人大代表彭宏升。

刻苦学医,潜心钻研医术精

“彭医生,你看病、抓药、针灸、拔火罐样样儿都会,有你在,我大半辈子也没去住过大医院呢!”平日里,75岁村民王廷柱是彭宏升医生的“常客”,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找彭宏升做针灸。“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多学习才能减少误诊,大家才会信任你。”彭宏升一只手娴熟地为王婆婆把脉、扎针,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

敬业先“精”业,对仅有初中文凭的彭宏升来说,行医路上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18岁彭宏升便跟着镇里的老中医学习医术,后来又陆续买了许多医药书籍自学,近年来更是通过网课视频不断学习掌握新的医疗知识。

彭宏升还先后于2002年、2019年报名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培训班和赫万山教授的《伤寒论》高级进修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彭宏升2007年取得了中药师资格证。他没有放松对诊疗技术的提升,为熟练掌握扎针技巧,他把用过的输液管放在腿上当“血管”,盖上一层卫生纸当“皮肤”,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练习,大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

“独臂”从医,悬壶济世为百姓

彭宏升所在的罗家坪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村。面积36平方公里,全村1000多户2500多人分布在10个大大小小的山头湾落里,在彭宏升服务的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路途遥远加上行动不便,入户上门一对一诊疗服务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多数时间都花在赶路上”。彭宏升有些无奈地说道。

为了方便老百姓看病,彭宏升每次出诊总是提前细心规划好线路。“我会尽量把沿线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上门服务的患者照顾到,这样既避免了他们少跑路,也提高了我的效率。”彭宏升说。

33年来,彭宏升一直坚守在罗家坪村,几乎全年无休,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他便会放下手头的事儿,第一时间出诊。因为,他知道病人正焦急地期盼着他的到来。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一个残疾人有机会从事喜欢的职业,乡亲们信任我,我对这份职业更多了一份热爱。只要身体允许,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彭宏升的说话间透着一份真挚、一种坚定。

不负重托,履职担当守初心

医生心系患者,代表心系民生。彭宏升拥有双重身份,肩负双重使命,除了为村民普及健康常识、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外,还担负着人大代表这个神圣的使命,在履职为民中彰显责任担当。

在今年镇人大开展的“人大代表行动”活动中,彭宏升热情高涨,主动作为,多次走进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与选民面对面,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彭宏升义务担当村级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员,在镇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中,有两个项目落户罗家坪村,他主动参与项目质量监督排班,督促施工队对文薛线硬化中的50米质量不合格路段重新施工,确保了该项目保质保量顺利推进。

在疫情防控期间,彭宏升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带头上门监测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状况、入户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协助行动不便人群接种疫苗……充分展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彭宏升表示,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今后,他将继续秉持代表的初心,用忠诚和实干履职尽责,持续深入基层、联系选民,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争当选民真正信赖和满意的人大代表。(通讯员:郝光益 吴吉红 张代荣)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