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邓斌:高山上的“烤烟王”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30 16:56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地处海拔1000多米高山的秭归县磨坪乡龙潭坪村,人们时常会看见一位个头不高、话语不多的中年人,或在烤烟田里,现场指导烤烟栽培技能,或在“烟叶产业人大代表活动小组活动室”对周围群众细心讲授烤烟生产技术……。

他就是该乡人大代表、被大伙儿亲切地称呼为高山上的“烤烟王”、全县高山地区烟叶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邓斌。

现年47岁的邓斌,先后被授予“秭归县烟叶生产首席农民专家”、宜昌市“农村实用拔尖人才”、湖北省“十佳职业烟农”、国家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情系家乡,返乡创业做种烟 “小学徒”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磨坪乡素有“秭归小西藏”之称,气温较低,交通不便,留村青年人较少,发展较为滞后。2008年,随着在外漂泊的岁月积累,邓斌愈发思念家乡的亲人,牵挂家乡的发展,心里总想着为家乡做些什么,思考如何凭借自己的年轻和知识能为家乡带来一些改变。2008年,32岁的邓斌毅然决然结束9年在外打工的漂泊生涯回到家乡,成为当地烤烟产业发展的第一位大学生。

“回家的那段日子,我真的什么都不懂,对于种烟完全没有信心”。回忆过去,邓斌实话实说。

刚开始,邓斌租了20亩地开始种烤烟,辛辛苦苦从年头忙到年尾,最后却连本钱都没收回。后来,在村烤烟种植技术员的鼓励和支持下,邓斌没有放弃,为把烤烟种好,他乐做“小学徒”,从头学起,虚心向技术员和种植大户请教,系统掌握烟叶育苗、轮作、施肥、田管、烘烤、分级等管理技术。

日积月累,付出终有回报。次年,邓斌刨出“第一桶金”,种烟收入6万余元,这让他欣喜不已,也增添了发展烤烟产业的信心。后来,邓斌珍惜每次县乡烤烟生产培训的机会,甘做“小学徒”,专心听记,虚心好学,让自己的烤烟种植技术内化于心,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勤奋好学,不断实践变农业“土专家”

邓斌坚持刻苦求学,十三年磨一剑,把烟叶生产规模从最初的20亩发展到150亩,年收入6万余元到现在80余万元。2021年邓斌种植烤烟130亩,交售上等烟叶372担,售烟收入63万元,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邓斌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用工策略,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规模化种植的方案,引起秭归县烟草局高度重视,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产值和产量均大幅度提升,其生产经验多次入选《湖北烟草》《中国烟草》等杂志。

邓斌通过自身努力为龙潭坪村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从2016年开始创建绿源宝家庭农场,拥有现代化的育苗大棚3个,密集式烤房5栋,各类机耕、运输车辆4台,自2013年以来,常年扭转土地100余亩,累计每年为10户以上贫困户提供接近10万元的劳务收入,户平产业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他的家庭农场典型增收案例入选“中国烟草湖北烟农增收典型案例”期刊,并入选“全国100例烟农增收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邓斌受邀到宜昌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学校授课2次,专题讲授烤烟种植与烘烤技术,赢得了全市烟农的一致好评。烤烟种植大户龚敬国提到邓斌时赞不绝口。“我们最喜欢听邓斌讲课,他讲的都是种烟过程中的实践干货,对我们提升种植水平大有帮助……”。

不忘初心,热心助农甘当群众“引路人”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在临近的六家包村烟农郑东家中,10多个烤烟种植大户们围坐在烤火炉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邓斌讲授烤烟种植的相关前期生产技术。“眼下马上要进入大棚育苗的季节,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苗盘清洗消毒,只能装七分满,播种要用播种器,可以代替手工,不仅效益翻番,更重要的是满苗……”。

“别急,我马上来帮你们弄”。3月初,眼看烟叶育苗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烟农邓中权和张葆庶家的大棚却还没改建好,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邓斌赶到建棚基地,从调水平开始,整床、组装棚架、立棚、上棚膜,仅用2天时间,就带领村民们把棚子搭好了,育苗盘顺利下水。

去年11月初,梅家河乡陈俊烤烟种植家庭农场和杨林桥镇腾凯烟草家庭农场顺利通过县级示范验收,邓斌激动地在朋友圈里晒出照片以示庆祝。

“感谢邓斌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种烟,今年我们种烟100多亩,烟叶产品质量好,完全符合县农业局的验收标准”,两位种烟新“徒弟”高兴地说。他们都是三十出头的返乡创业年青人,第一年种烟正一片茫然的时候,偶然遇到邓斌来作专业指导教学,让他们种烟第一年就大获丰收,更加坚定了他们留在乡村创业致富的决心。

履职尽责,率先垂范争做选民“火车头”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奋斗,邓斌烟叶种植从2012年的初具规模,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种植大户,一路走来,靠的是自己的意志和坚持,靠的是各级部门和村民们的鼓励和支持。2021年下半年,邓斌高票当选磨坪乡人大代表。

两年来,邓斌积极履职尽责,奋战在人大代表的岗位上。他积极响应县乡人大提出的“三红三抓”工作要求,主动承担起烤烟代表活动小组组长的职责,并率先成立了磨坪乡烤烟产业组代表工作室,为烟农提供学习交流的阵地。他还编写并印制了《烟叶种植及烘烤技术》小红书300本,开设“邓斌讲烤烟”公众号并保持定期更新。

邓斌还在代表小组中组建微信学习群,将近段时间的代表活动安排及农事操作和注意事项分享在群里,“原先我们只知道这样做,经过邓斌的微信提示后,我们终于弄懂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同样身为人大代表职务的烟农田金安这样说。邓斌为履行为民服务初心,义务担任了秭归县兴叶烟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兼职技术员,不仅在磨坪乡内发挥了烤烟生产技术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还将服务足迹延伸到了杨林桥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等许多新老烟叶主产区。

邓斌种植烤烟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吸引了大量外出年轻人的返乡创业。现在,在本村种植烤烟规模在百亩以上的年轻人就有15人,仅龙潭坪村及周边村年稳定种植烤烟就达5000亩以上。2013年以来,邓斌率先流转闲置土地120余亩成立家庭农场,常年为乡亲提供就业岗位,累计每年为周边农户稳定提供10余万元的劳务收入,成为引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通讯员:郝光益 谭国翠 方楠)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