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涂育明:立足岗位践行共同缔造 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大力推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决定》,要求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大悟县中医院院长涂育明立足自身医药行业的岗位实际,认真落实省人大决定,带领和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幸福美好生活。
因地制宜,共谋产业发展方向。大悟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县,地处大别山西端南麓,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湖北省森林城市、鄂北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高达52.39%,中药资源丰富,有野生药用植物500余种,其中道地药材野菊花、苍术、艾草、桔梗、射干等品质优良,无论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交通区位,还是群众基础,都非常有利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涂育明作为大悟县中医医院院长,深刻了解发展中药村产产业是引领群众致富的好门道好产业,决定立足中药材种植龙头单位的定位,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
在具体品种上,涂育明组织了一批老中医,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家中调研,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综合调研情况,大家认为,大悟地形地貌错杂多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为野菊花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大悟野菊花野生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亩产量在100—150公斤,其有效成分蒙花苷的平均含量在2%-3%,最高达4.8%,远高于2020版《中国药典》不得少于0.8%的质量标准,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综合周边乡镇干部群众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种植野菊花是最优选择。
医院牵头,共建产业发展路径。说干就干,在涂育明的带领下,大悟县中医医院率先开展当地野菊花野生种苗种植试验。2020年,医院联合湖北工程学院,对县域内野菊花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采样,为后期开展野菊花大面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医院在高铁新区建设野菊花种植基地2000余亩,完成了野菊花苗栽培、选育工作,初步建成了野菊花种质资源圃。目前,医院在丰店镇许杏村、仙居顶林场勘选了多处中药种植基地,完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万亩。针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涂育明组织起草了《大悟县野菊花种植规范》和《大悟县野菊花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统一规范,明确质检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中医院积极向湖北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申请野菊花为大悟县“一县一品”重点发展品种。
近年来,涂育明顺应新医改形势,探索集团化办院新思路,除发展中医药健康、中医药养老、中医药旅游等产业外,还成立了“大悟杏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医药公司”重点围绕中药材种植、收购、中医药养生产品开发,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模式,为中药材生产企业、农户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支持,并与上游企业签订长期销售合同,保证销售渠道畅通,为药农解决销售难题。
上下合力,共享美好幸福生活。多年来,涂育明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坚持开展进农村、进社区入户调研活动,对于家庭条件困难、无经济来源的居民,组织医院党员干部进行定点帮扶和岗位帮扶,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对于部分身体欠佳或有精神障碍的居民,进行健康宣教、医药帮扶。
2020年,医院启动中药材产业帮扶工作后,加强了与当地农户的野菊花种植合作,对其种植的野菊花进行保护性收购,每年收购野菊花干品200余吨,收购艾叶等优质中药材500余吨,为经济收益,共建美好幸福生活增添动力。
在开展共建活动过程中,涂育明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美化工作,注重做到将产业发展与美化环境共同推进。如在参加“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中,立足医院工作实际,充分发动代表小组的其他人大代表、医院的干部职工共商共谋、共建共管,对医院周边生活垃圾、沟渠坑塘、畜禽粪便、杂草枯树进行清理,组织对口帮扶地的村民对周边乡村要道、山区干道和村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先后打造了中药材展示园、中医养生谷等基地,促进了农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生态人居环境质量,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通讯员:何斌)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