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张学军:返乡创业扎根农村的“新农人”
沿着大悟县高铁新区三合村碾盘山蜿蜒曲折的通村公路,我们来到了孔雀山庄。站在山庄门口,左边一个巨大的孔雀塑像映入眼帘。来到山庄的葡萄园,透亮的葡萄爬满了铁丝织成的平顶棚。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正在园内剪葡萄,他正是大悟县人大代表、大悟县云景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军。
艰辛磨砺创业志
张学军1973年出生于大悟县高铁试验区三合村,1990年时,他父亲的视力开始丧失,家庭的重担就全部压在了母亲身上,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为了分担养家的重任,初中还没有读完,就南下广东打工。那时他的身高还不到一米五,很多工厂以他未成年之由将其拒之门外,几经周转才进入一家伞厂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后来又到汽修厂当学徒,靠勤劳和本份赢得老板的信任,学成一门过硬的手艺,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也成为了汽修厂的大师傅了。1996年,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的他回广水自己创业开汽修厂,结果赔光了全部的积蓄,只能再去广东打工。张学军联系到之前在汽修厂结识的一家玻璃厂的老板,便去他的工厂打工,经过三年的打拼,张学军学会了玻璃制造业的全部业务,他的年薪也涨到了20万元,但他内心却始终藏有一个创业梦,于是2005年,他在佛山注册了自己的企业,生产彩色玻璃。因为他为人本分,加之诚信经营,玻璃厂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回归创业美家乡
从小经历贫寒生活的张学军在致富之后,时常挂念家乡的发展,决定回老家创业。地点,就选在生他养他的三合村碾盘山。项目,就选择特色种植养殖。一来是因地制宜的需要,二来是出于对旅游和农业的情怀,以及对家乡根植于灵魂的感恩情结。2012年,他开始投资碾盘山,兴建孔雀山庄,葡萄园、蓝莓园、孔雀园、鸵鸟栏、天鹅湖陆陆续续的都建起来了,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经过十几年发展,目前,他共流转土地1200余亩,基本建成了“农旅融合”的生态农业综合体。他本人也于2013年获评孝感市“第八届外出创业十大新闻人物”,2015年公司产品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2020年公司获评为“大悟县脱贫攻坚优秀帮扶企业”。
乐善好施报桑梓
张学军致富不忘乡民,乐善好施,为家乡兴办各类公益事业,事情不论大小,他总是默默去做,也从不求回报。从2013年开始,他先后资助了贫困学生16人,10余年间,他不仅给这些孩子经济上的帮助,还关注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2018年的冬天,雪很大,压垮了养孔雀的棚子,压死、冻死很多孔雀,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当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考虑自己的经济损失,而是想到村子里的留守老人是否安康?于是,他自购一车大米、蔬菜、油及日常生活用品,冒雪送给多位留守老人。多年来,他多次捐款修路、修水库、山塘,无数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慰问村上贫困家庭……谈及这些善举,张学军觉得微不足道,“我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
用心履职当代表
2021年,张学军在高店乡第六选区当选为大悟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他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一定铆足干劲、勤加学习,更好地为民代言,为民办实事。”作为新任人大代表,在业务上,张学军积极参加代表培训,虚心学习履职知识;在实践中,他深入走访当地农民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传递政情民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积极响应大悟县人大常委会的号召,第一时间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和隔离群众送去了大量生活物资和应急用品。为更好解决高店乡三合村碾盘山附近居民出行问题,在去年大悟县“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加快完成碾盘山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打造绕城北路沿线特色亮点的建议》,并被列为县人大重点督办建议。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张学军用勤奋刻苦、热情实干、担当作为不断擦亮代表的标签,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奋力书写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通讯员:黄琦)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