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熊仁财:一棵树 一片情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31 16:48   [收藏] [打印] [关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会沉淀多少真情。人大代表就是要多走、多听、多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群众的声音,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

在一个雨后天晴的夏日,笔者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柑橘园里,见到正在田间向柑农讲解柑橘节水灌溉技术的秭归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郭家坝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熊仁财。

1996年,熊仁财从宜昌农校园艺专业毕业后,一直扎根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他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农技推广工作倾情奉献近30年,也为该镇17个柑橘专业村撑起脐橙产业发展的一片“科技蓝天”,让全镇12万亩柑橘真正成为广大柑农的“致富果”。

面对工作能力“危机” 他凭真心实干“破冰”

“刚接触柑橘树种植管理那时,很多地方都是一边学一边错一边改。” 熊仁财是一个不服输又善于“钻牛角尖”的人。他多次尝试新品种试验推广,到如今累计下来共完成新技术、新品种10多项。

除了参加正规培训学习外,他还自学了植保专业和农学专业本科全部教材,坚持阅读《湖北农业》等科技期刊,记录读书笔记10余万字。经过几年的摸索,熊仁财渐渐从一个种植“土专家”逐步成长为一名柑橘种植管理的高手,累计在县以上刊物发表专业技术文章26篇,其中,柑橘论文13篇。

“我们的熊主任真是好样的,不仅工作负责,任劳任怨,而且还不断创新技术,柑农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熊专家”。” 提起熊仁财的名字,农技员李远伏便立刻竖起大拇指。平时有很多柑农朋友主动来向他“取经”,熊仁财总是给予细心指导。

“柑农有种植技术方面的需求和困难,他们能够想到我,证明我的存在对柑农是有价值的,这是我最开心的事。”默默战斗在基层一线的熊仁财更加坚定了扎根山区服务柑农的初心。

面对乡村振兴“答卷” 他以产业之笔“破题”

如何克服当前柑橘产业发展凸显的短板弱项,助力乡村振兴,熊仁财一直在积极奔走发力。

他首先从生产环节入手,采取无害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依托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积极探索“果-沼-畜”、“绿肥+有机肥+配方肥”、“绿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绿色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绿色生物防控,实现了地上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树上悬挂黄板纸、诱杀球,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立体生态种植格局,全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万余亩,推广柑橘生态种植新模式1.5万亩,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实现零增长,柑橘重大病虫害防控率达100%。

熊仁财还积极倡导脐橙高品质省力化栽培技术,推广完成轨道运输320条,4.8万米,推广水肥一体化、宽行窄株式修剪等实用技术,有效减轻农户种植劳动强度。在熊仁财跟他的团队努力下,该镇脐橙产业正逐步向特、精、强有效转型升级,成为了镇域经济的闪亮名片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面对代表履职“恐慌” 他以“五个一”“破圈”

2021年,熊仁财高票当选县人大代表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履职,将人大代表与农技干部的身份有机融合一体,更有效帮乡亲们做些事,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托付。

在今年的“代表行动”中,熊仁财借助自己擅长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特长,制作了“五个一”代表课堂,即发一本技术“小红书”、制一期农事指导视频、讲一堂理论课、办一个现场辅导班、开展一次“点单式”上门服务,从而受到广大选民的喜爱和称赞。

熊仁财制作的《小红书》通过村民微信群推送,还自主创办“郭家坝橙花儿”视频号,将农技小知识拍摄成小视频进行宣传,广受农户好评,其中,拍摄的《郭家坝镇群众的智慧》单个视频一周播放量超过10.2万,较传统的农技推广的覆盖范围和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20场,制作视频17期,印发技术资料2000余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今年初在县第十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熊仁财依然把目光放在柑橘产业上,针对柑橘产区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保障供应较紧缺等情况,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升柑橘产区抗旱能力建设的建议》,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此建议正在办理之中。

据了解,熊仁财先后获得宜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秭归县人民政府长江禁捕先进个人、多次获得县主管局先进个人、优秀技术指导员、镇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通讯员:郝光益 吴吉红 杜桂兰)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