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吕亚奇:民间艺人守初心
没有“巧夺天工”的技艺,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执着;没有声名显赫的职位,却有“为民代言”的初心;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细小入微的凡人善举。
坚守传承 让枯木“逢春”
吕亚奇(右)制作根雕作品
走进远安县花林寺镇元宝根艺馆,梅花、佛像、龙凤、茶几、花架......令人目不暇接,一个个原本不起眼的“朽木”,在这里幻化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艺术品,无不彰显出根雕艺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1984年出生的吕亚奇是远安县花林寺镇木瓜铺村一名普通农民,因为父辈从事根雕,他从小便耳濡目染,对根雕产生浓厚兴趣,并决心把这门技艺活儿传承下去。初中毕业后,吕亚奇便拜师学绘画奠定美术基础,还不断钻研根雕技艺,用心雕琢枯木的根、枝、杈。
几十年如一日,这门技艺活儿需要极致的耐心和刻苦的劳动。平日只要有空,吕亚奇便会外出挑选、购买原材料,或是自己上山挖枯树兜,一去便是好几天,有时甚至自备干粮上山一呆个把月,只为找到适合雕刻的枯木。
“这些枯木看似平淡无奇,就像农村的柴火,但在我眼里,它是大自然带给我的瑰宝。”吕亚奇说。他还介绍到,选材、去皮清污、构思造型、雕刻成型、打磨精修、抛光上色等,是根雕的基本工序,这每个程序都是一个饱含心血和匠心的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目前,作为远安县第二批“民间工艺传承领头人”,吕亚奇已创作上百件根雕作品,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其中,作品《乱云飞渡》荣获中国首届崖柏艺术展金奖。
生命因传承而精彩。吕亚奇表示,今后他将在传承之路上坚持走下去,努力用智慧和双手创造自己的展馆,让更多人了解根雕、欣赏根雕、传承根雕,充分展示民间工艺的特有魅力。
履行职责 为选民解忧
吕亚奇对民间工艺传承的那份坚守与执着赢得了乡邻们的称赞。2021年,吕亚奇先后当选为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始终不忘选民的期待和嘱托,用实际行动“为民代言”,履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职责。
去年,吕亚奇走访中收集到选民提出的百湾通往周家垭公墓的道路有些狭窄,影响交通出行的问题,他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后,及时向县、镇提出建议并跟踪督办,2022年底,百湾至周家垭公墓的公路得以扩宽和硬化改善。
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落实,花林寺镇人大主席团探索建立“人民有事您请说”民意表达平台,形成了集“说、办、评”为一体的群众“急难愁盼” 民意收集和问题解决机制。吕亚奇积极响应,全力参与,认真开展线上“履职”。今年1月,因春节期间居民用水量陡增,木瓜铺村居民供水不足,许多群众纷纷找到吕亚奇诉说。吕亚奇将相关意见及时通过“人民有事您请说”平台反映,得到镇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县相关部门认真排查原因,增加加压设施,很快解决了居民用水问题。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吕亚奇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按时出席人代会,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发表意见等。今年初,在镇人代会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吕亚奇提出的“进一步加强联村公路建设”的建议被采纳。目前,木瓜铺到桃李(木桃线)4.8公里道路的提档升级工程正在施工中。
木瓜铺到桃李(木桃线)4.8公里道路的提档升级
吕亚奇说:“乡亲们信任我,选我当人大代表,我觉得很光荣。他们平时最关心的就是一些生产生活中的水、电、路等具体问题,我要真心为他们代言,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回馈社会 将温暖传递
当选人大代表后,吕亚奇心系家乡、感恩社会的拳拳之心更多地化为热心公益的具体行动。他经常参加一些爱心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坚持从身边的微小事来回馈社会。
吕亚奇参加志愿服务
今年“六一”儿童节,吕亚奇是和远安县特校的孩子们一起度过的。他和爱心人士带孩子们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陪孩子们画画、唱歌跳舞、玩滑草、荡秋千、滑铁索,等等,让这群折翼的天使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
他还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看到河边有垃圾,会毫不犹豫弯腰去捡,看到不文明行为,也会马上劝阻,以实际行动履行当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传递人间真情与社会正能量。
在从事根雕艺术创作和经营过程中,他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做到“四不”,即:不砍活树,不收“活木”,不破坏山体土壤,不污染生态环境。
心存善念,心怀感恩。“以后,我还会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吕亚奇说。(通讯员:向晓红、奂清华、向娟)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