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翁文静:社区书记履职为民,人大代表初心不改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3-11 15:57   [收藏] [打印] [关闭]

翁文静,武昌区中华路街道户部巷社区书记,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自当选以来,她以双重身份为纽带,将社区发展与居民需求紧密相连,任期内提出建议十余条,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连接群众与政府的桥梁作用。

一、深入调研,精准聚焦民生热点

“只有真正走进居民中间,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迫切的需求。”翁文静始终将这句话铭记于心。无论是在社区楼里、老街巷口,还是居民家中,都能看到她与居民亲切交谈的身影。为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她定期开展社区走访、组织居民座谈,耐心倾听居民诉求。

针对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电瓶车充电难、飞线充电隐患大等问题,翁文静联合社区和相关部门开展调研,了解充电需求和公共区域现有设施设备安装情况,将针对性改造方案形成建议,在人大会议上提出。在她的积极推动下,自由路片区完成了楼栋飞线规整,实现共享充电,消除老旧小区一大安全隐患,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积极建言,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作为人大代表,翁文静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当作头等大事,积极发挥建言献策的作用,为社区发展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凭借对社区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居民需求的精准把握,她提出了一系列关乎民生福祉的建议,许多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逐步落实。

在了解到辖区内小学周边存在交通拥堵问题后,翁文静提出优化街区进出口时段、增加街区公共停车位等建议,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积极作为,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曾经的“肠梗阻”化作“舒心路”,‌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组团送来锦旗为翁文静点赞。

中华路街道属于老旧城区,老年人口多,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街道关注的重点,翁文静对此建议加大对社区智能养老设施的投入,开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项目。目前,户部巷社区正在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示范社区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项目,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协调资源,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在履职过程中,翁文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面对老旧小区危墙安全隐患,她带头捐款1000元,牵头发动居民自筹资金,同时积极链接共建单位的资金支持,组织多方共商危墙加固方案,推动开展常态化维护与安全巡查,共建辖区安全屏障。

为了给自由路片区的骨干和居民提供活动空间,翁文静建议在辖区建设红色便民驿站。她积极走访单位,链接在户部巷社区的下沉单位资源,为驿站打造出资出力;链接代表委员和各部门专业服务资源,常态化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周三有心理咨询,周四有法律顾问,周五有医生义诊,每月有便民集市等,极大提高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以身作则,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作为社区书记,翁文静深知自己肩负着社区治理的重要责任。在履职过程中,她结合本职工作,以身作则,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中华路公寓是户部巷社区唯一一个商品房小区,多年来存在收费与服务质量不匹配等问题,居民、业委会、物业三方各有无奈,存在矛盾纠纷。为推动问题解决,翁文静积极学习信托制物业的管理模式,并打算在该小区推广试点。她多次带领各方代表前往成功运营的小区进行学习和深入了解,带头开展居民的上门征求意见和政策宣传,在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协商座谈中替居民发声,在物业转型、收费公开透明、服务酬金优惠等问题上积极争取,促使利益多方从“自说自话”到“凝聚共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最终完成该小区的信托制物业导入,小区治理氛围日益和谐。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从居民的“主心骨”,再到民意的“代言人”,翁文静以双重身份扛起双份责任,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在推动辖区发展和缔造居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步履坚实、脚步不停。(刘苗、翁文静)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