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搭建议政平台 深化拓展基层民主实践——宜都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纪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11-18 09:25   [收藏] [打印] [关闭]

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城市街道不是一级政权组织机关,是上级政权组织的派出机构,不设人民代表大会。针对“街道没有本级人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履职抓手不足”的状况,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在法定框架内探索建立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街道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

一、建机制,搭平台,有序扩大群众政治参与

强化组织机制建设。2024年4月,宜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考察组赴浙江、贵州等地考察学习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推行的经验做法。6月,制定《宜都市人大常委会陆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的实施方案》,将议政代表会和议政代表的主要职责,议政代表会的构成、产生、运行机制、会议期间的工作、闭会期间的活动等作了统一规范,明确工作目标、阶段任务、推行时限和工作要求。参照人大代表履职要求,制定人大工委联系议政代表、议政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系”制度,建立《议政代表调研制度》《议政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议政代表学习制度》及《议政代表接待群众日制度》等各项制度,用制度提升和规范议政代表履职行为,促进议政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推进代表活动有序开展。

合理确定议政代表。为保证议政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明确了居民议政代表的产生方式、任职条件、任期等内容,由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社团组织推荐一批素质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事业、敢于为民代言的社会各界人士作为议政代表候选人,经街道人大工委进行资格审查后确认,报街道党工委同意后颁发证书,并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坚持严把代表“入口关”。陆城街道第一届议政代表大会共推荐产生居民议政代表50名,来自街道各层面,其中中共党员34名,占68%;女性代表27人,占54%。

8月14日,陆城街道召开第一届议政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统筹融合履职平台。推动议政代表接待群众日活动与“1·2·4”(每月第二周星期四)人大代表接待日相融合,采取定专日、可流动、常态化、面对面的方式不断完善和升级民意表达渠道。推进接待群众场所与代表联络家站点相融合,以发挥议政代表主体作用为主线,逐步达到机制共建、平台共通、人员共配、活动共办、效果共享的目的。制定年度议政代表接待选民群众计划和议政代表接待日安排表,保证每位议政代表到联络站点接待群众每年不少于2次,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让代表联络站点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直通车”, 解决群众难题的“助推器”, 促进社会稳定的“黏合剂”。

二、听民情,集民智,有效推动人民意愿实现

常态联系汇民意。街道人大工委参照人大代表履职内容和方式,以常态化开展“双联系”活动为抓手,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议政代表履职的重要内容。公开议政代表照片、社会职务以及联系方式,方便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议政代表通过入户访、电话联、站室接、座谈会等方式和群众协商议事,广泛收集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助推基层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代表有约听民声。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凸显特色,通过“火垄会”“屋场会”“茶话会”“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大家坐在一起拉家常、听实情、解心结。面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够现场解答的进行现场解答,不能够现场解答的,一一登记,建立问题台账,议政代表全程督促,进度和成效及时公布。三个月来,议事协商活动共开展7次,征求书面意见 23 条,解决了一批居民关注的充电难、环境脏乱差、路面渗水等实事。

闭环管理遂民愿。采取“首问负责制”,形成“接待群众-收集民意-转交办理-跟踪问效-回复评价”的为民发声工作流程,推动意见建议办理从“写在纸上”到“落在地上”,构建起服务闭环,防止出现“议而不决、记而不解”的情形。中(笔)车(家店)线道路扩宽整治项目的完工,有效解决了三村150余户居民进城的肠梗阻难题;亮家垴村湖心亭广场的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新的场所;绿洲新城小区垃圾清运的规范管理,改善了小区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三、聚合力,促发展,有力促进中心任务落实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市人大常委会、陆城街道人大工委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制度制定、代表推荐、监督工作等各个环节。街道人大工委坚持每季度向党工委汇报议政代表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街道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监督及时征求党工委意见建议,根据党工委意见建议实时进行工作调度、系统推进,推动议政代表监督靶向发力、精准用力、落实有力、取得效力。建立常态化交流联动制度,推动街道人大工委与办事处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范民主决策流程。实行民生实事项目议政代表票决制,严格依照《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实施办法》开展,明确征集、票选、监督三环节的工作要求:征集初定阶段注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精心筛选出具有普惠性和突出社会效益的候选项目,及时汇总梳理形成项目建议方案;审议票选阶段组织代表深入讨论,候选项目在议政代表会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票选;监督评估阶段,要求制订监督工作计划,开展“一对一”形式的全过程监督,年底对完成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确保票选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陆城街道第一届议政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票选出“老旧小区构筑生命防火墙”等7件民生实事项目。

强化民主监督效力。在科学划分代表小组的基础上,组织议政代表开展好各类监督活动。针对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和重要民生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会前视察、专项视察等活动,每年开展专题调研不少于一次;在民生实事监督工作上,实行由议政代表参与的政策、资金、质量、安全、进度、效益全流程矩阵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见行见效;邀请议政代表列席街道重要会议,听取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财政预决算情况、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情况等报告,每名议政代表每年旁听不少于一次,保障议政代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王美林)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