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枣阳市随阳管理区:强基固本“五个一” 助推人大高质量发展
枣阳市随阳管理区辖区内共有6名枣阳市人大代表,组建了随阳管理区人大代表活动小组。近年来,随阳管理区扎实推进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重点,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全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切实履职尽责,围绕中心真抓实干
为切实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增强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以人大代表为主体,以人大代表联络点为主阵地,以集体活动为主,开展蔬菜基地项目调研。一是坚持直面问题,聚焦发展问诊把脉。6名人大代表进社区2个,入户5个,进企业1个,进机关4个,走访选民20人,接待选民10人,通过实地视察、集中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基地建设、蔬菜种植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投入等情况。实地察看后,人大代表们在随阳管理区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围绕如何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及下一步工作措施进行讨论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其中,王湾社区群众反映泵站提水困难,农业灌溉设施不完善,人大代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并跟踪督办,对王湾社区大官堰泵站进行维修和换新,大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用水困难和蔬菜大棚用水灌溉问题。二是坚持效果导向,促进活动求实见效。经人大代表们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梳理形成蔬菜基地规划改造、科技创新、项目招引等方面意见建议13条,充分发挥出了人大代表在推动市委、市政府中心重点工作中的凝智聚力、监督助推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辖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激发人大代表们的履职热情,有效发挥其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提高议案质量,切实解决民生难题
一是加强学习,增添“底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大代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人大业务培训,实行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年度登记和通报制度,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助力人大代表依法行权、高效履职,把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贯穿于依法履职全过程。每年向原选区选民报告一次履职情况。二是注重调研,接好“地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阳管理区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既视察重点工作、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建设,又视察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聚焦乡村振兴、道路交通、人居环境改善等社会问题共开展4次调研活动,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为撰写高质量议案建议作了充分准备。三是加强规范,提升“文气”。高质量发展蔬菜产业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工程。但由于随阳土地特殊性,束缚了基层的农业产业发展,影响农民经济收入,不利于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动农业发展成现代化大产业,给基层造成了一定的困惑。随阳管理区人大代表小组向市人代会提交“关于对基层发展农业给予用地政策支持的议案”,为随阳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建议办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为随阳农业产业的发展助力增效。
三、立足岗位,示范引领作用发挥
2024年,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随阳管理区人大代表活动小组积极响应和配合管理区党委关于集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工作部署,凝聚人大代表力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头、监督推动作用,为全区环境综合整治贡献力量。一是上门讲优势。人大代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区人大代表累计走访群众200余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余份,营造了代表带头、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二是带头做示范。为让群众看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势,人大代表深入一线,以身作则,带头清理集镇市场、马路沿线、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垃圾、杂草,带头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挂乱贴等不文明行为,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树立标杆、做出示范,引导群众主动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三是建立监督体系。围绕环境整治活动开展情况,组织人大代表积极下社区调研走访,与群众沟通交流,认真倾听群众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管理区提出意见建议,并监督做好建议办理工作,助力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监督6次,提出意见建议3条。(张霞)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