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郧西县夹河镇人大代表在防汛一线展现担当作为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07-23 15:38   [收藏] [打印] [关闭]

郧西县夹河镇地处鄂陕边界、汉江之畔,汉江和金钱河穿境而过。镇域内水系发达,水利工程较多。其中有大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每逢汛期,镇内防汛压力大、任务重、挑战多。

今年汛期以来,夹河镇人大紧贴党委工作大局,靠前行动,主动作为,以“聚力共同缔造·守水护水”代表行动为抓手,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动员辖区市县乡三级67名人大代表,深入防汛一线积极履职,担当作为,在防汛宣传、应急演练、隐患排查、救护救助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充当防汛救灾“大喇叭”

“根据气象部门预警信息,近期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在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如遇险情及时求助。”今年来,夹河镇人大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通过小组会、院落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既了解群众需求,又宣传防汛救灾知识。汛期以来,累计召开院落会58次,走访群众260户,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汛期期间,镇直单位、超市、企业等有LED显示屏的都用上了,全天候不间断播放防汛避险相关宣传内容,营造浓厚氛围。”夹河镇党委宣传委员杨柳介绍道。

为切实提高防汛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扩大宣传覆盖面,全镇范围全部启用了“村村通”广播喇叭,提前录制防汛防洪《提醒函》《注意事项》《安全指南》等,每天定时普及防洪防电、防泥石流等应急知识。全体人大代表利用村组群发布气象预警、救灾知识,“线上+线下”同向发力,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增强防汛减灾意识,提高应急和自救能力。

“遇到洪水后,如不慎被杂物刺到或者划伤,要立即清理消毒伤口,及时就医。”在夹河镇金銮山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在播放防汛科普短片,并邀请了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开展应急救助培训。

近年来,夹河镇高标准建立人大代表之家1个,代表联络站5个,充分发挥代表“家、站”平台作用,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入家开展政策宣讲、接待选民等各项活动,让人民群众找得到人、议得上事,在防汛救灾中更能够方便常态化向选民群众宣传普及防汛减灾相关知识,发挥了宣传主阵地作用。

织密防汛隐患“安全网”

今年来,夹河镇人大主席团利用“聚力共同缔造·守水护水”代表行动,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深入20个村(居),积极开展防汛应急演练,了解当前防汛备汛应急预案、防护措施、物资配备等情况。实地走访,检查排查重点区域安全隐患,并就如何提高防汛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协同配合、强化村民防汛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河道、易积水点位、排水设施等重点部位的防汛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请大家注意安全,迅速向安全地区转移。”“家里还有没有人?请随同工作人员迅速转移。”7月15日,夹河镇人大主席团正在该镇陡岭子村组织人员转移应急演练。

“开展防汛应急演练,不仅提升党员干部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更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和汛情预警信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镇人大代表、陡岭子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吴东波介绍道。

7月17日,夹河境内普降大雨,在石门村杨家坪易迁安置点,县人大代表王顺珍正在组织各楼栋长清理防洪沟杂物,疏通涵洞。“我动员了这个安置点3名楼栋长,让他们时刻观察水情,及时清理拥堵,出现险情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王顺珍向记者娓娓道来。

全镇人大代表积极配合各村防汛工作,紧盯重点地灾点、安全隐患点,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强化未雨绸缪,时刻绷紧防汛减灾救灾这根弦,全力做好备汛准备工作,共同守护辖区安全度汛。

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

7月份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夹河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熟悉基层的优势,动员人大代表深入易受灾区域开展走访,重点关注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体,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这一片庄稼要迅速开展田间排水,防止渍涝。等待雨水过后,要做好病虫害防治。”7月17日,在夹河镇黑虎庙村1组,受大风大雨天气影响,导致部分农作物倒伏受淹,县人大代表梅礼成正在组织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指导。在长沙坝村,镇人大代表陈永正在和村干部一同入户走访,详细了解群众受灾情况,排查房屋安全隐患,叮嘱群众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联系人大代表,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安全度汛。

这些都是夹河镇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主动服务人民群众的真实写照。夹河镇人大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将全镇人大代表划分为5个代表小组,代表按小组开展活动,方便代表履职。截至目前,夹河镇人大已开展防汛应急演练52次,防汛巡逻416人次。

防“汛”于未然,汛情在哪里,人大代表就赶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该镇人大主席莫建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全镇67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作用,切实提高防汛工作的应对能力,在防汛一线展现人大身影,诠释人大担当,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柯静)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