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五峰自治县五峰镇人大代表助推老城改造焕发新活力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11-09 17:28   [收藏] [打印] [关闭]

自老城改造以来,五峰自治县五峰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作用,紧跟党委部署、紧扣中心大局、紧贴人民期盼,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老城改造工作紧密结合,突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目标导向,推动老城改造提速提标提质提能,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奋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篇章。

一、全环节建言献策,人大代表讲好“百姓话”

在老城改造项目谋划初期,五峰镇人大以群众实际需求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组织镇直相关部门、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及居民代表进行集中走访,深入社区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大脚掌走访+大喇叭宣传”的方式开展民情摸底调研,实现居民走访率达100%,收回有效意见回执1500余份,整理成居民“需求菜单”。与此同时,五峰镇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指挥长、省人大代表赵永锋多次组织、邀请代建方、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等走进改造现场召开座谈会,重点围绕“需求清单”,反复协调各方意见,共同参与改造方案制订。13名社区人大代表在改造推进、需求对接等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向党委政府提出了修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公路桥、原畜牧局至原生资公司公路桥、设立五峰镇城市管理执法机构、修建停车场等多个民生建议,最终被吸纳到老城改造的设计方案中,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实质性转变。

二、全链条收集民意,人大代表讲好“暖心话”

在建设改造过程中,矛盾相对较多且不可避免,五峰镇充分发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的平台服务功能,精心打造“民主议事厅”,建立健全每月议事机制,不断完善1个平台3个终端N个即时通信方式于一体的“1+3+N”履职云平台体系,建立起线上线下、分层分级、全面覆盖的代表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平台,不断扩大协商参与面,多渠道听取群众对于老城改造的意见。通过收集问题、确定议题、协商议事、分类落实等步骤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并灵活调整议事模式,随时在施工现场、居民楼道、停车场等问题出现的第一现场召开会议,更好更快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稳步度过改造“阵痛期”。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王清兰化身“矛盾调解员”,参与到排查化解老城改造矛盾纠纷工作中,当好社情民意的“情报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人民利益的“维护员”,共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6次。在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老城改造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镇已全面改造小区房屋建筑,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区148栋房屋改造,建成标准化停车位400余个,配套完善城区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系列基础设施,使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

三、全方位履行监督职责,人大代表讲好“实在话”

为更好履行人大代表监督职责,五峰镇人大代表之家组织社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成立的专项监督小组,采取现场监督与暗访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老旧小区改造质量、路面硬化、污水管网处理等重大项目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开展实时监督、全程跟踪23次,检查相关情况及时通报给施工方及相关部门,并将反映问题的落实情况作为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评测的参考依据,着力发挥好人大代表在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职能作用,为改造工程加上一把“安全锁”。如在扩建城区供水厂房过程中,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钟梅反映自来水有浑浊、发白现象,镇人大主席柳祝友组织代表们实地前往石梁司村水源保护地,查看自来水源、备用水源、饮水管道等相关供水设施,在五峰镇自来水厂了解水厂运行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充分保障城区居民用水安全稳定。

下一步,五峰镇人大将全面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串点连线、以点带面作用,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家、站、点”三级架构,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实践站建设,倾听人民声音、凝聚人民智慧,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真真切切地体现在督办好一桩桩具体实在的民生实事上,为五峰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入人大力量。(骆金旌)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