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长阳自治县:“三问”开言路 立法续新篇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11-02 17:28   [收藏] [打印] [关闭]

立什么法、内容怎么写、效果怎么样,每个环节都交给人民群众来决定。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在开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过程中,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用行动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到实处。

项目规划问需于民,立什么法由群众说了算

“养殖场就建在我们住房旁边,污水直排,臭气难闻,希望能够立法管一管。”2021年10月,面对到家中走访的县人大代表,磨市镇磨市村村民官守国如是说。

“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比较普遍,但部门和乡镇之间职责不清、执法无据,导致防治工作效果不好,建议立法予以明确。”在自治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龙舟坪、都镇湾、磨市、大堰等4个乡镇代表团同时向大会提出立法建议。

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立法的方向。2021年下半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办公平台、人大网站、微信等载体,公开征集自治县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累计收到立法建议30多条,最终确定的5件规划项目、3件调研项目全部来自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其中,针对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立法,成为广大群众反映最多、呼声最强烈的建议,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民意,再次组织专班到畜禽养殖重点乡镇开展调研,发放立法问卷调查表200余份,召开屋场会32场,走访养殖专业户25户、散养户100余户,面对面征询群众意愿。2022年3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纳入年度立法计划并启动立法程序。

“编制立法规划,我们不跟风、不唯上、不擅为,真正让人民群众说了算,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实践上开了个好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宏伟说道。

条例草案问计于民,内容怎么写由群众来把关

“很多养殖户通过天坑排放粪污,造成低处农户的饮用水污染,建议条例明确禁止。”

“应当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粪污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帮助养殖户解决后顾之忧。”

2022年11月18日,在榔坪镇马坪村养殖户秦文池家院子里,一场热热闹闹的屋场会正在进行,参会农户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就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表意见。

按照立法要求,条例(草案)每次提请审议前,都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抓好公示公告、走访调研等规定动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的作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让立法触角进村入户,直达选民。同时,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将条例草案在乡镇人代会上印发,看基层代表和普通群众对草案内容认不认可,接不接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起草过程中,共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300多条,其中100多条被采纳或吸收,真正把群众“金点子”变成了法规“硬条款”。

“真没想到我的建议能够写进条例,看来我们老百姓说话还是有分量。”条例公布以后,龙舟坪镇后山社区居民赵运红开心地说,今后会更加关注立法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立法成果问效于民,管不管用由群众来评判

“非遗条例的实施,切实加强了长阳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在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开展的非遗条例执法检查中,市级非遗项目土家罐罐茶传承人胡东亚表示,非遗条例的出台,既合乎民意,又务实管用。

“村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乱采乱挖砂石现象,建议加强规范管理。”对于龙舟坪镇王家棚村干部王家云的提议,自治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在打包修改12件单行条例时,依法对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作出了相应修改。

开展立法后评估,是检验立法成效的有效方法。条例公布实施以后,通过开展走访调研、专项视察、执法检查、回访评议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立法后评估,直接面向群众找答案,看条例管不管用,群众满不满意。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涉及条例本身不适当的,及时组织修改完善;涉及贯彻实施方面不足的,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整改。

“没想到群众这么积极,没想到群众这么支持,没想到群众这么有想法。”通过近几年的立法实践,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覃宏明深有感触地说。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一句空话,长阳自治县人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法为民所立,立法工作更有底气,制定的法规更接地气,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也更有成效。(方继生)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