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五峰县渔洋关镇人大代表+“N员”的“枫桥经验”新实践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09 15:33   [收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人大找准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高度重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方调解机构共建机制,结合“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既探索了“枫桥经验”的“渔洋实践”,又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促进民情“直通车”更畅达,民事解决更实在。

搭建平台,构筑矛盾排查“一张网”

渔洋关镇人大代表以倾听民意为基础,严格执行代表接访制度,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以选区为单位,以各选区代表联络站、村综治信访调解室、自信调解室为阵地,充分利用“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联合村干部、网格员、“N员”(由有服务能力的党员、村民代表、公益性岗位人员、热心群众及社会组织负责人组成)、群众等,按季度对辖区群众进行全面走访。通过走访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梳理,特别是充分发挥“N员”在邻里纠纷、家庭婚姻情感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作用,及时汇总,制成台账,统一研判,及时解决。对于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纠纷,组建工作专班分析研判、深挖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早化解,最大限度把群众诉求解决在村(社区)内。2022年至今,全镇人大代表共接待群众来访500余人次,联合排查矛盾纠纷271起,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100余件。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解决在最基层,既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又破解了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中村干部“单打独斗”的局面。

多元调动,激发纠纷调处“大效能”

针对已掌握的矛盾纠纷情况,各片区人大代表根据片区负责制原则,联合村(社区)调委会,创新结合“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全员活力,形成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N员+群众”的“人大代表+‘N员’”的多元调处格局。按照“无死角、全覆盖”的原则,利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N员与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拉家常、摆事实、讲道理、学法律等方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能立即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形成问题记录,集中讨论解决方法,为后续制定化解方案提供有力依据。自“人大代表+‘N员’”的多元调处格局运行以来,共调动全镇754名“N员”排查、上报矛盾信息2240条,开展安全防范923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00余起。其中,37名人大代表同时兼任“N员”,既是化解纠纷的直接参与人,也是纠纷化解与否的监督者,实现了人大代表与“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的有效结合,形成多元社会调处的“大效能”,成为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大优势。

聚焦主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渔洋关镇人大切实履行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连心桥”作用,把解决民生“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充分利用“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聚焦邻里纠纷、家庭婚姻情感纠纷、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等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矛盾调处,主动搭建协商平台,延伸服务管理“触角”,切实将惠民服务带到群众身边。如镇人大主席周艳坚持把各类重点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活动走访下访、解决问题,特别是对沙埫村重点信访人卞某某,多次走访摸排具体情况,对信访人开展心理疏导,组织专班分析研判,及时对上争取、回应诉求、制定方案,积极为其申报解难资金3万元,解决其就医、生产生活等现实困难,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镇人大代表宫自信,是自信调解室的负责人,自信调解室成立以来,接待群众来访1580人次,受理调解各类纠纷245起,成功调解标的额达1800万元的葛洲坝二公司与重庆云阳隧道公司的合同纠纷等一批重大疑难纠纷,达成协议136件,调解室调解撰写的《情理法多战术并用伤财赡养案同解》荣获全市十大精品案例。今年以来,渔洋关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成功参与调处矛盾纠纷20余件,涉及林地纠纷、婚恋纠纷以及邻里纠纷等各方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促进社会稳定。

渔洋关镇人大坚持聚焦服务群众,跟踪督办民生实事,进一步发挥好群众连心桥、民意直通车作用,以深入推进溯源化解为抓手,不断完善人大代表+“N员”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体系,促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方调解机构的深度融合,更大程度激活广大群众力量,推动村(社区)共商共治、共建共享,更好地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为高兴事、舒心事、幸福事。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