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宜都市:小小议事亭 撬动大民生
“今儿我也想来反映个事情,我家堰塘旁边有个废弃的电线杆,由于多年来不使用已经倾斜了,这万一哪天倒了砸到人,那可是大事儿啰。”近日,宜都市松木坪镇茶元寺村一组村民江大亚在新投入使用的“人大代表议事亭”里忧虑地说道。
“您说的具体位置是在哪里?能不能带我们去现场看看?”现场接待选民的人大代表们细致了解后并实地察看具体情况。
当天晚上,该问题就被人大代表反映至镇人大主席团,随后以人大代表建议的形式交镇社会事务办理。第二天上午,倾斜的电线杆就被移除了。
“这给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处理起来真是快啊!”议事亭里,村民们纷纷点赞。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答复反馈的短短两天时间里,充分展现了议事亭这个代表选民“桥梁纽带”的人大速度。
如何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密切,让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也能联系“总在线”、履职“不打烊”?这是松木坪镇人大主席团一直在思考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松木坪镇人大主席团以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为主线,先行先试,在群众“下楼出院”即所至、“街头巷尾”皆所知的村委会以及“口袋”公园、小广场等便民利民场所,致力打造为民服务、帮民解忧的人大代表议事亭。
茶元寺村位于松木坪镇北7.5公里处,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171户共计3300人,为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为了增强村民对村集体的归属感,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市镇人大代表、茶元寺村党总支书记郑全方带领部分人大代表、村组干部通过走访调研,征求多方意见,最终将“人大代表议事亭”选址在住户密集的梅子园片区。
一方小小的议事亭里有用来磨豆腐的石磨、打糍粑的碓码,紧挨着的还有小广场、健身器材,修建完成后不仅成了村里老百姓夏日休憩纳凉的好去处,也是村子大小事情的消息源。小到家长里短、环境卫生,大到乡村振兴工作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都能在这里议一议、说一说。
郑全方说:“有了议事亭这样一个好平台,不仅拉近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距离,也让我们履职为民的脚步走得更实。”
小小议事亭,撬动大民生。接下来,松木坪镇人大将积极实施“阵地下沉、代表下沉”新模式,在巩固发挥代表联系点作用的基础上,推广设立“人大代表议事亭”,探索优化凉亭议事机制,把议事亭打造成为助推中心工作、回应民生关切、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所,让议事亭成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亭”。(通讯员:陈姝、王美林)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