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长阳自治县:人大代表支妙招 公路养护破难题
连日来,在长阳都镇湾镇新修的庄溪至麻池、麻池至璞岭、庄溪至龙潭坪等多条道路旁,不时可见沿线村民清扫路面、清理排水沟淤泥的景象,公路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新变化还得从人大代表边界行中一条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小建议说起。
农村道路养护难
2022年,长阳都镇湾镇积极回应民众呼声,举全镇之力硬化贯通庄麻、庄龙、麻璞三条6米宽的主线公路,惠及11个村近2万多人,该镇农村公路因“由窄变宽、由通到畅、由畅到美”后发赶超,广受群众赞许。
但人们兴高采烈的劲头还没缓过神来,新修公路养护“老大难”问题就无情地摆在了众人面前。原来,由于山区新修公路边坡稳定性差,在高温多雨情况下,边坡土石经常滑落,堵塞了路面的排水沟,经常造成路面通行不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眼看好不容易才修成的公路,路况越来越差,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向镇政府反映。交通部门也心急如焚,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修成的公路,谁不想精心呵护好,使之长久造福一方百姓?况且全镇还正在努力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但是,三条公路全长近50公里,每遇下雨天,边坡滑落物多,清理难度大,如花钱请人养护,一年下来至少得上百万元,这对于极其困难的镇级财政来说可不是个小数字。前期镇政府花钱请人清理了几次,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法并不是长久之计。
代表建议施妙招
今年3月14日,在人大代表边界行实地走访中,县镇人大代表听到最多的群众呼声就是公路养护问题,在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人大代表经分析研究,向政府提出了发动人民群众、采用共同缔造方式分段护理的建议。
镇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建议,组建了工作专班,镇人大副主席李乔主动请缨,率队赴公路沿线各村走访,实地查看公路重点路段,运用屋场会、坨坨会等方式,广泛动员周边群众想法、支招、出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镇人大、政府的协调下,各村群众达成共识:各自负责村内路段养护;日常管护以公益岗位为主力军,组织群众志愿者为辅助力量;大型垮方由镇政府负责挖机费用。镇人大主席团也向人大代表发出倡议,要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公路日常养护的督办工作中来。
思路一变天地宽,沿线各村相继行动、各有妙招。麻池村于3月26日率先行动,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孔海峰,将公路养护任务分工到组,由组长带领公益岗位人员、公路沿线群众志愿者,仅用3天时间,就将村域内公路路面清扫干净,排水沟淤积物清空;镇人大代表、沙堤村党支部书记陈红兵集中全村18个公益岗位人员,将公路养护任务划成18个责任段,养护效果纳入公益岗位选聘依据,每周由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员义务巡查一次;向王桥村、璞岭村等各村也相继行动,形成了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这次清理活动,未动用一分钱资金。
出台办法管长远
“三条村公路”首次全面清理养护完成后,镇人大及时总结经验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并督促镇政府制定出《农村公路养护办法》:全镇农村公路养护以村为单位,实行段包干、季检查、年奖惩,压实公益岗位主体责任、纳入选聘考核目标,倡导全民参与、计入诚信积分,养护效果群众评议、与各村年终绩效奖励挂钩。随着任务明确、责任清晰、奖惩分明、共同缔造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农村公路“养护难”问题得以破解,公路养护进入低成本常态化养护模式。
“群众力量大,我镇公路养护问题能有效破解,就是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民智民力得到充分汇集的体现。”近段时间一直忙碌在公路维修养护一线的镇人大副主席李乔自豪地说。(通讯员:田凤鸣)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