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远安县:菇乡代表履职忙 为“菌”代言践初心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5-12 15:46   [收藏] [打印] [关闭]

远安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菇乡远安,有这样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群体,他们长年活跃在食用菌种植、加工、贸易的产业一线,收集民意,汇集民智,为推动远安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就是远安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

近年来,远安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县主导产业,组建与产业发展相关联的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将代表小组的活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人大代表+专业”的形式,让人大代表履职更专业,监督更精准。

“相见无杂话,但道菌菇长。”这是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时的生动写照。每次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该专业代表小组都会聚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通过视察调研、收集意见、讨论交流、梳理汇总,形成代表建议,提交相关部门办理。

这几天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正在开展今年二季度代表小组活动,这次小组活动讨论的议题是“如何破解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足”。

“发展食用菌产业,我们一是要加强机械化运用,用机械替代人工,节省劳力;二是要实行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减少大量劳动力投入。”周华雄代表发言说。

“要大力发展投工投劳少,经济效益高的食用菌品种,推动大众化品种向珍稀食用菌品种方向发展,以尽可能少的劳力投入,获得更好的收益。”徐爱玉代表发言说。

“我们可以为菇农代理线上销售,减少线下销售模式,培训菇农通过网上订单、物流发货等方式,减少交易过程中家家户户送货运货的人力成本。”从事食用菌电商的人大代表常聪发言说。

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思路打开后高招频现。

代表小组热烈的讨论就是一场头脑风暴。宜昌市人大代表、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雄正是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受到启发,获得了金点子,蹚出了一条企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他吸纳代表们提出工厂化生产香菇的建议,对标准化菇棚进行改造升级,新上恒温养菌设施,香菇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环境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这一技术推广后,有效克服了气候对香菇种植的影响,实现一年四季出菇,香菇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经过代表间的思想碰撞,他还吸纳大家提出的延伸食用菌产业链、走精深加工的路子的想法,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香菇即食食品和双孢菇罐头生产线。没想到公司生产的香菇即食食品在国内一上市就受到普遍欢迎,而公司生产的双孢菇罐头则走出了国门,远销俄罗斯和巴拿马、沙特等中东国家,受到国外客商的青睐。“金点子”变成了“金元宝”,大自然生物科技公司的外贸订单纷至沓来,仅双孢菇罐头一个品种全年可创外汇收入1000多万美元。他还采纳代表们提出的废菌棒回收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的建议,组织研发团队技术攻关,建成了年消耗废菌棒1万吨的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公司每年可增加收入300万元。这些金点子的采纳应用,既有效治理了废料污染,又延伸了产业链条,开启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

据远安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成员、茅坪场镇党委书记杨璜介绍,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中的人大代表有专业技术人员、乡土能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党政干部等,代表小组打破了选区界限、打破了代表层级,因而代表们提出的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比较接地气,针对性很强,能有效破解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短板和难题,在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强链补裢延链方面充分发挥出了人大代表的助推作用。

在宜昌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周华雄代表的话题总是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薄弱环节频频发声。如针对食用菌企业天然气用气成本过高、供气保障不足的问题,他提出调控农业企业天然气供应价格及保障的建议,得到建议承办单位的快速回应,中燃公司对农业企业供气价格进行了调整并采取措施保障企业生产供气。针对食用菌种植企业收取水资源费的问题,他提出免征农业企业水资源费的建议,得到了宜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得到了回复和办理,一批束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方式得到了有效解决。

聚焦产业,为民代言。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自2021年成立至今,已走访菇农150余户,召集小组会议9次,形成代表建议10条。近年来,在食用菌专业代表小组的推动下,县政府调整和出台了《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奖补政策》《关于支持食用菌产业链建设九条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目前,远安食用菌产业已形成集菌种研发、规模化种植、鲜菇销售、精深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传统产业实现了蝶变升级,这些成绩的取得,活跃在食用菌产业一线的人大代表们功不可没。(远安县人大常委会 王永波)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