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江岸区: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共商共议老旧小区改造
为助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创建幸福美丽社区,4月21日上午,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常委会西马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走进西马片征收拆迁区域和高雄小区老旧改造现场,开展“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并围绕“聚焦城市更新 共商老旧改造”召开人民议事厅座谈会。
代表们先后视察了西马片征收拆迁区域和高雄小区老旧改造现场,听取了街道关于城区更新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在随后召开的“人民议事厅”座谈会上,业内专家陈浩泉研究员介绍了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关概念、政策和实践;区建设局、更新局、房管局、城管局分别介绍了在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的实践工作。代表们认真倾听,围绕“聚焦城市更新 共商老旧改造”主题建言献策,一致认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百姓福祉,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西马片四个片区房屋征收总建筑面积达22.96万方,征收总户数2910户。该项目将于今年全部征收拆迁完毕,下一步将规划建设住宅、商业、教育设施等,建成后该片区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西马片征收指挥部项目负责人介绍。
“西马街道高雄小区列入2022年度改造任务后,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已完工,居民都表示小区环境变好了,生活幸福指数提高了,我们也非常欣慰,前期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香港路社区负责人说。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以居民群众为主体,搭建共商共议平台,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市人大代表李牧建议说。
市人大代表卢俊、刘伟锋认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应充分与居民沟通后达成共识。“只有把政策宣传到位,把工作做得更精细,才能保证利民工程顺利落地”。
市人大代表朱文刚、周厚钬建议,城市更新改造要建立联动协同机制,可以由政府牵头成立城市更新综合性公司,引导企业进入,要充分吸纳企业和运营方的意见建议,加强政企合作。
区人大代表陈俊提出,城市更新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点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小更新(片区留改拆)、大更新(大片区开发利用)等不同情况,在投资主体、建设资金来源以及更新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选择好资金平衡方案,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多方多元投资,实现高水平城市更新。
区人大代表徐文涛、袁文清分析指出,城市更新改造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众多,需要用法律来平衡各方利益,保障公开透明,公正合理;要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创新思维,挖掘价值,拓宽思路,既要测算经济上的平衡,更要在参与度和获得感方面多举措发力以赢得民心。
江岸区建设局、更新局、房管局、城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结合职能职责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区生活品质。
“城市更新和老旧改造承载着百姓殷切期盼,是提升城市品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民心工程,区人大西马街道工委此次代表活动围绕重点工作选题、聚焦百姓关切议事、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建言,内容丰富、效果良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胜林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统筹谋划好城市更新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要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准确把握城市更新重点工作任务,扛牢工作责任、上下同题共答,形成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持续深入开展好“代表三进”活动,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要按照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各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积极参与省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活动,将发动居民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工作与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三进·共同缔造”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更新工作中体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要充分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各级人大代表要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和发展难点、群众关心热点,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依法履行代表职责,聚焦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多建睿智言、多献发展策,共同推动江岸高质量发展。
此次“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暨“人民议事厅”活动,搭建了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的沟通交流、决策共谋平台,为辖区在城市更新工作中贯彻落实共同缔造理念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法和路径。
江岸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胜林,副主任姚莉,市、区人大代表,区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街道相关负责人和社区代表、业内专家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王玲)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