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巴东:深山踏雪寻水源 人大代表在行动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3-01 12:22   [收藏] [打印] [关闭]

2月22日,飞雪迎春,长江南岸海拔1000余米的巴东县茶店子镇,积雪近8厘米,山川草木披上银装。

“瑞雪兆丰年,咱们赶个早春去再次勘察,拟选定水源点、水厂地址,让税家片区供水工程早日落地。”9时,茶店子镇、官渡口镇10余名人大代表、技术人员穿上胶靴、棉手套等装备,踏上调研勘探之路。

目的地是60公里外的绿葱坡镇杨家坪村水源点。平时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越野车颠簸了近3小时才到。

“快看,这水质不错,清亮亮的。”在杨家坪村椿树湾,一沟清泉在落满雪花的山谷叮咚作响,代表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这泉眼枯水时日均流量400方,记忆中从未断流。”闻讯赶来的当地村民当起向导,带来好消息。

“这真是一口‘解渴’的活水井!”县人大代表、茶店子镇党委书记郑爱华感叹,税家片区的缺水历史将有望改写。

茶马古道穿行而过的茶店子镇,被蒿坪河、莲峡河切割成3条岭,辖区属喀斯特地貌,天坑溶洞较多,地表似竹筛、漏斗,雨水收集难、存不住,地下水、地表水储量少,高海拔的税家片区成了深度缺水区。

吃水究竟有多难?和供水打交道30年的茶店子镇水管站站长李祖凯抖落胶靴上的雪块说:“脱贫攻坚时期,税家片区建成82个蓄水池,铺设33万余米水管,啃下人居饮水困难这块‘硬骨头’,让高山群众有了‘地利’。”说完,李祖凯却又皱起眉头,感慨“天时地利两难全”。原来,去年夏秋时节,罕见大旱夺走税家片区供水持续安全的“天时”,加之入冬以来雨期短、降水少,蓄水池水量补给渐少,供水量严重不足,闲置许久的水桶、水车又再次上岗。

胡家槽村三组村民熊德芳把门外6个水桶装满水,心里才踏实,经历了木桶背水、扁担挑水再到蓄水池引水,她对水十分珍惜,做梦都是“一管清水进水缸”。

熊德芳梦中的情景,税家片区1万余名群众也同样盼望。

在巴东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田恒云等提交的《关于加快茶店子镇税家片区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议》很快就有了回音,去年12月,县政府对税家供水工程进行立项,估算总投资3500余万元。项目计划新建取水坝2座、汇水池1个、净水厂1个,将解决茶店子镇、官渡口镇、绿葱坡镇12个村人居饮水、产业用水问题。

此次活动,就是代表督办落实建议办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山谷越来越窄,小路越来越深,大家脚踩积雪的清脆声在密林回荡,代表们拖着裹满雪的胶靴徐徐前行。

在小地名叫五指沟的水源点,一条小溪缓缓流过,水清见底,大家直呼:“这个水源点应是供水工程的‘神来之笔’。”

3小时的深山踏雪,代表们在专家们的建议上,在绿葱坡镇杨家坪村确定了2个水源点,再辗转到茶店子镇胡家槽村选定了汇水池、水厂位置。大家在现场还分析研究了施工方案:供水工程设计3级泵站提水,新建6.2万米配水主干管,再由支干管网、入户管网进入百姓家中。

“供水工程建成后,我们乡镇南荒岭村、核桃园村、盘溪槽村将彻底撕掉‘缺水村’标签。”县人大代表、官渡口镇镇长徐静高兴地说。

养殖户谭怀勇饲养生猪200余头,每天要驾驶农用车穿越崖壁间的公路,到山脚下的蒿坪河拖水,垂直取水近1000米,可谓段段惊心。如今,他的朋友圈“炸”开了,让养殖户们有了新的打算:供水管网铺设到家,就扩大养殖规模。

胡家槽村村支书蔡安俊对新一年农业生产也有了胜算:村里1000亩烟叶、800亩茶叶将不再“喊渴”,产业田将结出“幸福果”。(巴东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涂启亮 付瑞勇)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