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四亮”找新定位 “四比”作新贡献——武汉市江岸区“人大讲堂”开讲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2-22 16:38   [收藏] [打印] [关闭]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既是代表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和作用,也是发挥代表作用的集中体现……”2月21日,武汉市江岸区“人大讲堂”首次开讲,特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一、十二、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同志为江岸辖区省、市、区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街道人大干部等260余人授课。周洪宇同志以“怎样做一名尽职的人大代表”为题,从为谁当代表、当怎样的代表、怎样当好代表三个维度出发,系统阐述了人大代表必备的履职能力和提升履职能力的方法途径。培训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代表们根据自身履职实际,围绕新任代表如何尽快上手、如何更好履职等方面现场提问,周洪宇同志一对一答疑解惑,现场活动氛围热烈。

“人大讲堂”的启动,标志着江岸区人大机关“四亮四比”教育活动也正式启动。为提高人大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服务人大代表、推动中心工作,江岸区人大机关创新开展以“亮初心比信念,亮本领比能力,亮质效比担当,亮形象比作风”为内容的“四亮四比”教育活动,以“四亮四比”抓执行落实、提履职能力,建模范机关。

亮初心比信念,打造政治过硬的模范机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份的人大代表、人大干部,要做到‘三个经常想一想’。经常想一想党的养育之恩我报答了没有?经常想一想党的光荣事业我做好了没有?经常想一想为民宗旨我树牢了没有?”区人大代表、区人大机关党组书记王孝启在培训会后动情地说。人大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是人大的主力军,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在“四亮四比”教育活动中,江岸区人大机关将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持续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精心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实地参观见学、微党课授课、开展二十大知识竞赛,引领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亮本领比能力,打造业务精湛的模范机关

人大干部必须具备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水平,在学习实践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硬实力”和“宽肩膀”,才能担起服务代表、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江岸区人大机关将积极搭建“人大讲堂”、微课堂等平台载体,通过专题辅导、主题讲座、互动交流,助力干部打牢理论功底,掌握看家本领;弘扬“忠诚、尚法、为民、担当、清廉”机关文化,打造“人大读书会”,鼓励机关干部诵读经典、汲取知识、提升素养,努力建设“书香人大”;开展技能比武,以“基础业务、基本能力、基础工作、基本队伍”为抓手,深入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竞赛活动,大力培养勤学善思、博学多能、精学专攻的人大干部队伍,“亮”出精气神 “比”出真干劲,进一步激发出人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强烈担当。

亮质效比担当,打造作风优良的模范机关

优良的作风是新征程上干事创业的基石。江岸区人大机关将通过健全机制创新举措,开展专工委优秀监督工作评比,进一步增强各专工委的监督意识,提升被监督部门的工作水平,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开展机关优秀调研文章评比,鼓励人大干部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培养更多研究人才参与课题调研,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使人大研究工作充满生机活力。 通过亮质效比担当,坚持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审议报告直面问题、调研视察不走过场、执法检查动真碰硬、跟踪监督一抓到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推动人大机关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履职本领,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立足本职岗位担当奉献,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实现工作职责“亮”出来,争先创优“干”起来。

亮形象比作风,打造纪律严明的模范机关

人大干部的形象直接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必须把作风纪律摆在履职行权的重要位置,注重自身言行,展示良好风貌。江岸区人大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通过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专工委工作制度、代表管理制度等,对具体工作加以规范,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促进机关运转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要求机关干部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树牢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严守政治纪律、廉洁纪律、保密纪律和会议纪律,依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从严教育和管理干部,引导机关干部珍惜在人大的工作平台和工作环境,依法认真履职,积极担当作为,做到精神上保持“一线”状态、履职上争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服务代表、服务人民的作用,为推进人大事业,加快建设“汉口之心 美好江岸”作出贡献。(作者:尚玲、文喆、张宇)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