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在产业链上展现代表履职新作为
今年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人大代表“三在三争” (在选区选举单位争做践行初心的表率,在代表工作平台争做依法履职的表率,在本职岗位一线争做建功立业的表率)活动,准确把握新时代代表工作要求,紧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把代表履职舞台拓展到产业链,把建功立业书写在产业链,把为民服务奉献在产业链,推动人大代表在服务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光出力,赢得了百姓点赞。
搭建“连心桥”,把履职舞台拓展到产业链
建设产业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大代表强产业促振兴活动,全市结合各地特色产业新建24个专业代表联络站,建立活动制度,创新活动方式,把代表活动延伸到优质粮、水果、水产、畜禽等特色产业,链接合作社500多家,规模养殖户675家,农户5万多户。仙女镇围绕优质粮、柑桔、肉牛等特色产业链,建立了5个专业代表联络站,齐聚各级代表63名,明确站长和联络员,并为“链长”代表颁发了聘书。各地还谋划建设了百里洲砂梨、七星台蔬菜、美丽庭院、休闲旅游等一批专业化的代表联络站,服务“小、特”产业,进一步扩大产业链覆盖规模。
突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各联络站突出“强产业”的职责定位,通过常态化调研、视察等方式,宣传产业发展动向和政策,为产业发展出谋献策。安福寺镇粮油产业联络站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代表们围绕土地流转、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共谋共商,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对逐步提高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市人大代表陈引达、孟菊等在宜昌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支持安福寺工业园发展、打造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议,得到宜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同意将安福寺食品工业园上升到市级战略,并对其产业发展方向、规模进行统一布局,助推安福寺新生态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架起服务产业“连心桥”。各专业联络站通过组建微信群、走访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服务等方式,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百里洲砂梨产业联络站将代表划分为产业引领、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协调服务四个小组,发挥代表的职业、专业优势,通过进梨园服务、跑市场销售、办活动推广等形式,使砂梨品质不断提升,产量稳步增加,今年仅价格上涨就增收8000万元。安福寺镇休闲旅游产业联络站组织12名各级人大代表与周边景区对接,积极帮助寻找资源、对外宣传,最大限度减少景区因疫情造成的损失。他们还组织景区周边的农家乐开展集中培训,把市直有关部门请到现场办理相关证照,得到了相关企业和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
放飞“领头雁”,把建功立业书写在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中当“头雁”。宜昌市、枝江市人大代表李开梅是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依托其合作社粮食全产业链优势,采取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和组织培训、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广减肥减药增效新技术、统购统销等形式,带动了一方粮食生产。她所在的合作社带动社员1000多户,发展订单农业2万多亩,每年开展社会化服务30万亩次。她牵头成立优质粮产业代表联络站,组织各级代表20名,常年坚持在田间地头收集社区民意,开展技术指导,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她提出的关于加快全市土地有序流转、加强粮食种植端关键环节支持等建议,都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她本人今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殊荣。此外,全市还有40多名专业合作社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一线建功立业,发挥“头雁”效应,为产业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乡村振兴中当表率。枝江市人大代表周代年创办的桔缘柑橘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去年销售额已达2.2亿元。他响应“能人回乡”号召,担任仙女镇向巷村党支部书记后,提出“村社合一”“产业先行”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不断发展和延伸柑桔产业链,把“吉吉村”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将向巷村由多年前的“弱村”“穷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的示范村。他牵头成立柑橘产业代表联络站后,积极联络各路“技术大咖”和“管培达人”,已为桔农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服务群众1000多人。乡亲们说,现在乡村游、采摘游火了,收入多了,跟着“柑桔代表”干,越干越有劲!今年,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在市融媒体中心开办“三在三争代表行”专栏,在“枝江市人大”微信公众号开办“代表风采”专栏,总结推广了周代年、孙小华、李开梅等一批发挥表率作用的优秀代表事迹。
在人居环境治理中当示范。枝江市人大代表孙小华是回乡创业的能人代表,有感于农村人居环境的困境,决心发挥个人在环保领域的特长和优势,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致力于打造农村臭水沟塘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将过去垃圾、粪污杂陈蔓延的孙家港臭水沟打造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田园综合体和网红打卡地,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同时,他以美丽乡村代表联络站为媒,培训乡村治理人才,提供乡村治理新技术,引领了全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新路径,人们亲切称呼他为“环保达人”。今年以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代表履职交流会、邀请有影响的模范人物为代表专题辅导,在各行各业选树一批“人大代表之星”,不断增强代表勇担当、争一流的意识,促进更多的代表在示范引领中彰显履职担当。
铺筑“共富路”,把为民服务奉献在产业链
当好产业发展“带路人”。宜昌市、枝江市人大代表肖贤方是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牵头组建联强农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肉牛产业代表联络站12名代表的联农带农作用,发展代养户,不定期举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重点围绕养殖模式、科学喂养、疫病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方面的工作向群众进行教学培训和指导,闯出了当地肉牛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现合作社肉牛养殖规模已达到2000头,与9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代养合作,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带领330多个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种花姑娘”罗海霞是枝江市人大代表、仙女镇周场村返乡创业的村民。她用鲜花点缀美丽乡村的故事,近年来先后被央广网、中国日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报导。她牵头成立美丽庭院联络站,每名人大代表联系5户庭院,通过召开屋场湾子会、举办“美丽庭院随手拍”评选等活动,听取意见,传授技术,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带动23位土瓦匠和100多位村民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之中。她还发动村民“代养花卉”,通过自身项目和网络渠道销售,把美丽环境变成美丽经济,为群众增加了新的收入渠道。
当好产业发展“服务生”。枝江市人大代表易爱武是枝江市渔丫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牵头成立的安福寺镇水产产业代表联络站,大力推动发展池塘罐体养殖新技术,帮助成立网络企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3家,带动110多家农户增产增收,其技术服务范围覆盖到周边9个县市。通过养殖技术培训、水产品销售、为周边村代管代养、年终分红等方式,推动水产业发展,带动了一方农户共同致富。还有常年在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培训、推广、应用的市人大代表向祖红,全力服务七星台蔬菜产业发展的蔬菜产业联络站站长黄军等,他们既当强产带头人,又当惠民孺子牛,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形象、新风采、新作为。(通讯员:方明柱、杜勇进)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