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宜昌市伍家岗区:用好“小”与“大”的辩证法 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
今年以来,宜昌市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紧扣省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三在三争”活动要求,注重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有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展现了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新成效,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新活力。
编织立体化联系网络,“小纽带”发挥大作用
“您看这个册子里面的优惠政策,有没有企业能够用得上的。如果有需要具体咨询的,我来帮您联系相关部门”。近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陈新伟再次来到区人大代表张明春所在的企业,为她送去《伍家岗区“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惠企政策汇编(第一册)》,深入了解企业近期的经营情况。针对企业前期反映的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陈新伟反馈已经将企业用工需求通过人社局在线上线下发布,还将借助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在伍家岗区,7名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各联系10名代表,2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各联系3名代表,139名代表各联系10名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困难群众和市场主体负责人,通过常态化联系、制度化引领,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上情下达、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让下情上传、把群众的智慧汇聚好。修订《区人大常委会联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等制度,将代表联系选民情况纳入履职管理登记,作为评价代表履职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群众关心的就医就学、就业创业、物业管理等工作,组织代表围绕“四个一”活动,进行一次入户宣讲、让党的政策及时精准地传递到千家万户,为群众办一次好事实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提出一件有见地有价值的议案建议、让群众关切得到有效回应,推动解决一个突出问题、让代表成为“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群众知心人。
打造集约化履职平台,“小空间”成就大民意
“这儿不仅是我们代表的信息阵地、活动阵地,更是园区商户的服务阵地,让代表有了存在感,让商户有了获得感。”谈到三峡物流园人大代表联系点,区人大代表、三峡物流园市场商会秘书长杨惠感慨地说。
宜昌三峡物流园是鄂西渝东最大的综合商品交易市场,分设农贸城、冷链仓储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交易中心三大功能区,有商户2400余户,销售蔬菜、水果、粮油等万余种商品。为便于收集商户的需求信息,支持物流园发展壮大,区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联系点建到了园区,并将辖区金融、旅游、物流等行业的代表组成服务业专业代表小组,在联系点定期开展代表活动,引导代表交流互动、建言献策,为商户纾困解难。
受经济下行、疫情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商户反映存在回款慢、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服务业专业代表小组的代表们发挥行业优势、当起了“红娘”。经过联系沟通,农行三峡分行伍家支行带来了三峡物流园专业市场金融服务专属方案,立足于“一客群一方案”,由物流园商会推荐一批优质商户,享受整体授信两亿元的贷款支持。优质的融资平台、贴心的发展服务,有力增强了商户做大做强的信心。
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有临时党组织、有定期活动、有平台终端、有身份公示、有述职评议的规范化要求,在街乡建成5个代表之家,在代表活动小组建成13个代表联络站,依托安琪集团、鑫鼎集团等建成3个专业代表小组联系点,将238名代表微信二维码、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群众留言”流程图公示在代表活动阵地,借助“家站点”亮明代表身份、组织代表活动、接受选民监督,全力打造政策宣传园地、联系群众场地、依法履职阵地,实现了站点建设便民化、日常管理规范化、代表履职定量化、活动内容精准化、建议办理程序化、成果评价民主化,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实了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强一公里”。
发挥专业化优势特长,“小分队”施展大作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对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出严重挑战。面对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区两级在疾控体系功能定位、体制机制、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和不足。
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厘清、把处方开实?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展卫生健康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组织辖区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开展深入座谈,从专业角度看现状,用专业知识商对策,提出《关于深化城区疾控体系改革 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的议案》,得到市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有效办理,为补齐民生短板、兴办民生实事贡献了智慧力量。
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将具有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特点的79名在区全国、省、市、区、乡五级代表混合编入法制、工业经济等6个专业代表小组,制定《代表小组活动办法》,充分发挥专业代表“智囊团”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专业代表小组围绕补链强链、技改升级、人才强企等提建议,助力都市工业发展壮大。法制专业代表小组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深度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服务业专业代表小组围绕体验式经济发展、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等献计献策,推动提质扩容稳消费。社会治理专业代表小组对筑堡工程实施情况进行集中会诊,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档升级。教育文化专业代表小组聚焦“双减”政策落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助力提升“学在伍家”内涵,推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紧扣多样化民生需求,“小切口”做实大文章
“旁边的小区都进行了改造,我们市政小区的居民也希望能把环境美化美化。”“我建议要先把楼道杂物清理干净。”“12个单元的楼道墙壁也要进行刷白处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围绕小区环境整治热议开来。在宝塔河街道张家坡社区,居民带上小板凳,定期围坐在小区院坝里聊一聊、议一议,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聊的虽是看似平常的小事,议的却是居民忧心烦心的关键事。
近年来,社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居民群众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引导代表争当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讲员、参事议事协调员、民主决策组织员、实事办理监督员,通过“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的形式,探索出“提、议、定、做、评”五步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小区加装电梯、增设充电桩等急难愁盼问题40余个,使老旧小区“老树发新芽”、旧貌换新颜,共同缔造了“和谐社区、幸福家园”。
“小板凳大民生”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伍家岗区实践的一个缩影。区人大常委会推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建立“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工作模式,做到“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街道(乡)、社区(村)全面推行代表参与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引导代表参与到小区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惠民资金使用等具体工作中,打造了“晓您心声”“ 枫邻夜话”等一系列工作品牌,有力推进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让人民民主权利真实、生动地体现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宜昌市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丁静雅)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