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恩施市人大常委会:充分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 让代表“回家”
从一定程度上说,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就是人大代表的“家”,代表到人民群众中间加强联系就是“回家”。换届以来,恩施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夯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履职平台,努力为人大代表履职行权创造条件,力促增强代表参与管理事务的主动性,让代表可“回家”、能“回家”、常“回家”、愿“回家”,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夯实平台,让代表可“回家”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加强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组织和引导代表进家入站开展工作,让代表家站成为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换届以来,恩施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行动指导乡镇(街道、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建立人大代表之家,村(社区)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做到“五有”(有平台、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有看点)“五统一”(统一挂牌、统一制度、统一台账、统一标识、统一布置)。目前,全市19个乡镇(街道、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9个,人大代表联络站78个,并规范了家站工作职责,明确了代表小组组长、副组长和联络员工作职责,统一制定了家站工作制度、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代表联系接待选民制度、 代表述职制度及代表建议意见处理办法等,组织市辖区范围内的1338名省州市乡四级代表编成78个代表小组进家入站,让每个代表有家可回。
培训聚能,让代表能“回家”
恩施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好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和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让代表能“回家”。
一是统筹安排。年初即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保障措施。常委会领导主动加强与市委的沟通联系,将人大代表培训工作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内容,并把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分层培训。市乡两级分别开展代表初任培训,实现了初任培训全覆盖。坚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学习制度,组织好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财政监督、代表行动、党代会精神等专题培训三期。
三是拓宽渠道。坚持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相结合。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每次视察、调研、检查活动前或是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时,都会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题讲座,为开展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坚持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在代表初任培训时,专门组织学员前往白杨坪镇洞下槽村考察学习“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情况,现场感受家站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专家授课和学员交流相结合。在专家授课的基础上,组织学员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发言。坚持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为代表发放《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手册》《中国人大》等书籍及省州市相关文件资料,供代表自学,组织代表迅速掌握各项工作要求,提升履职水平。
组织活动,让代表常“回家”
代表们能“回家”,但“回家”后做什么?这是作为人大代表怎样才能不辱使命,履行职责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今年“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启动以来,恩施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认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坚持“回家”真学真访真督真办,为全市实现“当好龙头、稳居前列、绿色崛起、冲刺百强”彰显人大力量。
一是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活动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国有资产管理、“四清四整”、州城燃气管理、生猪产业发展、州城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未成年保护、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完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个,交办审议意见2件,为市委提供决策,在促进政府部门提升履职效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聚焦小切口,助推服务大民生。在明确大主题前提下,各乡镇(街道、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人大(工委、联络处)根据工作实际,明确各自活动主题,各代表小组根据本组工作重点,找准小切口开展活动。金子坝街道围绕“基层治理暨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小区、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开展走访调研,经人大工委梳理汇总后,形成7条建议,分层分级转交街道办理处,市级层面的交市人大代工委处理;六角亭街道两个代表小组分别围绕老城文旅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开展代表行动,形成意见建议12条;白杨镇、屯堡乡围绕庭院建设和茶旅产业融合,太阳河乡、三岔乡围绕土豆产业发展,新塘乡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白果乡围绕建设玉露走廊示范带,七里坪街道围绕四清四整、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围绕姚家坪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等开展视察调研和走访活动,全市共发现问题241个,形成意见建议171件,目前已转交相关单位办理。
三是坚持典型引路,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恩施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发展产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加强宣传,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树立人大代表良好形象。比如,市人大代表蒋子祥结对联系群众496户1438人,提供就业和务工岗位15个,累计为茶农提供鲜叶收入8000余万元,直接帮扶资金达300万元。市人大代表“土家艳子”谢海艳,通过电商销售平台带动周边2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社区里的“金牌”调解员市人大代表何启华,每年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无一起投诉,群众满意率达100。
增强成就感,让代表想“回家”
对代表收集的社情民意和提出的议案建议,恩施市人大常委会一直都坚持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督办,尊重代表的“劳动成果”,做到选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选民有所求、代表有所答,既增强了选民对代表的信赖,又增强代表的成就感,享受到了“回家”的乐趣。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118件,闭会期间收到代表建议意见2件,代工委将建议进行整理、分类、造册后,及时交与政府及法检两院承办,并提出承办要求。为促推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取得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恩施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考核评分办法》,纳入各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督办专班,对所涉办理单位实行全覆盖督办,通过查资料、听汇报、看现场、访代表等方式进行检查督办,目前办理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实施,许多代表对办理工作成效表示满意。(恩施市人大常委会 李文亚 杨承佳)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