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黄冈: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12-09 16:52   [收藏] [打印] [关闭]

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集一江、六水、百湖、千库于一域,长江流经下辖六县(市区),境内拥有长江岸线212.9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岸线的五分之一,是保护一江清水出湖北的最后岗哨,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近年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统筹方法,打好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组合拳,努力在守护一江碧水东流、同筑长江生态共同体中贡献人大力量,彰显人大担当。

一、以高质量立法筑牢长江大保护法治屏障

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法律“红线”守护长江生态“绿线”。一是坚持生态环保立法先行。自2016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先后围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白莲河库区水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出台5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占地方性法规近1/2。2016年12月我市审议通过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黄冈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针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废水污染、水面网箱养殖、禽畜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突出了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地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得到全国人大《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二是坚持产业发展和污染防治并重。黄冈是畜禽养殖大市,禽蛋产量和生猪养殖量分别居湖北省第二和第三,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民群众信访投诉最多的方面。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仅对畜禽规模养殖的监管作出规定,而对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监管缺少直接的上位法依据。2022年,我们制定了《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散养户污染防治进行规范。条例实施一年后,农村村民集中居住区500米范围内无复养和新建养殖场情况,中央环保督察涉畜禽养殖污染信访件占比从第一轮28.2%下降到第三轮12.2%,实现了畜禽养殖和污染防治同步发展,浠水蛋鸡产业凤凰涅槃,正成为知名品牌。

二、以高效能监督守护一江碧水东流

突出问题导向,持续精准发力,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代表约见、工作评议等监督方式,推动政府在长江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一是坚持数字说“法”,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把执法检查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起来,编印了《数说环保法》等资料,在黄冈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了数说长江保护法、图解长江保护法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化繁为简,让群众能够知晓和记住环保法律法规重点内容。坚持市县联动,针对环保法和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反馈问题,组织5批次共41名人大代表约见了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有效推进武穴轮镜塘尾矿库污染防治、麻城白鸭山矿山污染整治、遗爱湖水质提升,罗田英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监督。磷石膏污染是长江“三磷”污染问题之一,黄冈年产磷石膏450万吨,占湖北省15%,堆量2827.8万吨,占湖北省比9.55%。近年来,我们聚焦磷石膏污染防治,用好组合拳,打好主动仗,加大对“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全力推进了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近三年综合利用率提高了26%,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三是坚持久久为功,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白莲河水库是湖北第三大水库,是长江的重要支流,2019年通过《黄冈市白莲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2021年听取了政府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2022年开展了执法检查和代表约见,通过持续有效的监督,白莲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保护成效明显,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各类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和逐步解决,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先后获得“国家级湿地公园”“湖北秀美水利风景区”“湖北省幸福河湖示范”等荣誉称号。

三、以高水平代表工作汇集共抓大保护的磅礴力量

注重发挥代表作用,凝聚长江大保护合力,把共抓长江大保护与代表工作相结合,推进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为长江大保护谏诤言、谋良策、出实招。一方面,深入开展代表行动。聚焦长江大保护,坚持每年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媒体和代表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人大代表汇聚社情民意,提出整治黑臭水体、磷石膏污染等生态环保意见建议。连续三年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开展代表行动,2024年全市791个基层代表小组和市人大6个专业代表小组11282名代表参与,占全市代表总数94.6%,共收集各类问题建议3166条,形成具体建议1857件,其中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议138条,办结率100%,满意率98%。另一方面,创新建议办理机制。通过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政府部门带头领办、专门委员会加强督办,推进督办工作形成闭环,督促代表建议办理落地见效。并对代表在审议各项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建议,提出“即提即办”工作机制,人民代表报《即提即办,黄冈市代表建议办出“为民速度”》进行了报道。针对代表反映强烈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督办,并委托第三方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开展代表约见活动。在持续督办的推动下,全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明显,已有17个水环境整治项目纳入2024年城建计划,12个项目已经启动建设,14个城市黑臭水体已整治完成11个,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全部超过95%,达到了国家“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目标要求。

四、以高标准数智系统赋能高水平保护

数智人大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能够为长江生态治理提供更为科学和精准的决策依据。一方面,打造环保在线监督平台。以黄冈智慧人大为依托,打造“1+3+3+X”生态环境监督平台:1个预警系统,三大监督板块(大气、水质、土壤),三大监督形式(执法监督、代表监督、立法监督),黑臭水体、生态红线等多种专项监督。通过“一个页面”即可基本了解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环境数据可视化、环境监督过程化、监督评估可量化、监督整改闭环化。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和生态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监督板块,确保生态环境监督有重点、有目标、有依据,通过进度实时显示、超时预警提示等功能,推动监督工作从“笼统”到“精准”的转变。另一方面,开发代表履职“随手拍”。打造“代表随手拍、平台自动转、部门及时改、人大跟踪督”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模式,把对城乡建设管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分类等问题的监督、办理与反馈集于一体,方便代表“全天候”开展履职监督工作。今年,我们重点围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生态环境警示片发现问题和环保法执法检查反馈问题,组织代表开展随手拍活动。代表们既是志愿者,也是监督者,把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如涉及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拍照反馈到相关部门。先后有417名代表参加,提出意见建议612条,目前已经办结514条,办结率已达84%,有效推动长江生态环保问题解决。在我们的持续推动下,全市整体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基地1个,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沿线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江水与秋色交相辉映,一江清水出湖北。(杨志文、项志奇)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