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城区:从“烦心路”到“连心路”——“人大+检察”守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5-12 14:50   [收藏] [打印] [关闭]

“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还容易打滑,每次路过都提心吊胆,现在路修了,心里也敞亮了!”近日,在汉江莫康段堤顶路上,路过的张大爷向正在进行“回头看”的人大代表们连声称赞。

从“烦心路”的坑坑洼洼,到“连心路”的平整坦途,这一改变的背后,是人大代表为民发声的担当,是人大常委会让代表建议“落地有声”的执着,是检察公益诉讼的精准发力,更是多方联动守护民生的生动实践。

为进一步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形成“人大+检察”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落实效果,2022年8月,襄城区人大常委会与该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的工作办法(试行)》。去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梳理,对部分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向检察院进行了转交。检察院在进一步分析时发现“汉江大堤莫康段堤顶路安全隐患”的建议线索,人大法工委约见代表多次与检察机关沟通后,了解到该路段确实存在出行安全隐患,随即按照《办法》规定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调查程序。

检察院通过现场实地勘察、无人机拍摄、走访询问等方式固定证据,了解到该路段属于以堤防工程为基础的堤顶路,涉及沿线4个村、社区居民,每天大约5000人2000台次车辆依靠此道路通行、农耕,路面长达数公里坑洼不平,损毁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威胁了堤防和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检察院立案后,根据《堤防运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依法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履职,及时对损毁地面进行修复,并做好日常保养和防护。

检察建议发出后,区水利部门、涉事乡镇政府等单位对堤防存在的大型坑洼和损毁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申请水利专项资金,由辖区镇政府组织实施,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同时汛前及时对河道堤防相关责任人进行更新公示,分类分级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常态化开展堤防重点巡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堤防维护长效机制。

2024年11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代表建议转化情况开展“回头看”,检察院就该案办理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建议转化落实效果得到代表们的肯定与支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条7.8公里的‘连心路’,承载的是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使命,连起的是人大常委会守护公共利益的初心。”参加视察的代表如是说。下一步,襄城区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借助“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机制,通过代表建议双向转化,继续助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努力促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高德明)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