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文章详情
恩施州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立法“三主” 督办“三提”见成效
“《恩施州义务教育条例》1995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30年,与全国、省及州教育发展水平不相匹配,需要通过修改落实国家教育战略部署、解决地方教育痛点。”4月9日,恩施市人大代表、舞阳街道中心学校校长谭东山参加恩施州人大立法调研座谈会时发言,得到与会者赞同。州人大教科文卫工作近年来紧扣“国之大者”、心系“州之大计”、服务“民之大事”,从立法“三主”、督办“三提”作出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明显成效。
一、守正创新,教科文卫领域立法工作发挥“三主”
针对当前立法工作中“人大主导”尚需进一步加强的实际,州人大教科文卫委探索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就立法必要性、法规草案中的专业性问题进行审查把关。
把握好法规立项的主导。法规立项是立法工作的起点,教科文卫委努力改变“部门提什么、人大就立什么”的固化模式,由被动“等米下锅”转变为主动“点菜上桌”。如2023年,全州“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制定爱国卫生地方性法规是创建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协助常委会制定了《州爱国卫生工作条例》;2024年,针对全州乡村民宿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较多法律问题的实际情况,协助常委会制定《州乡村民宿发展条例》,提请草案一审;对州文旅局提出的对规范全州旅游市场进行立法的建议,则明确不予立项,建议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州旅游条例》,从而节约立法资源、提高立法质量。
把握好法规起草的主导。当前,人大主导最薄弱的环节在法规案的起草,教科文卫委探索创新多元化起草方式,既“点菜上桌”又“亲自下厨”。如前述“爱卫”“民宿”两个条例,由教科文卫委、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夷水律师事务所、治源地方立法咨询服务中心)三方共同参与调研起草。由于民宿这一新兴业态全国尚未明确主管部门,管理职能较为分散,教科文卫委主动担当,向州文旅、市监、公安等10余个部门发公函,对县、乡设计电子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在具体条款制定上,力求“爱卫”条例避免小法抄大法,“民宿”条例避免抄袭其他省市法规,从根本上改变照抄照搬和贪大求全倾向,突出地方特色。
把握好协调沟通的主导。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沟通协调,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立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法规起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民宿”条例规范范围,文旅、公安、住建、消防等部门职责的确定问题,坚持从实际、从大局出发,反复沟通协商;一方面,尊重维护人大法制委员会在立法工作中“统”的作用,积极发挥专门委员会“专”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二、务实善为,代表建议、审议意见督办做到“三提”
主动沟通、把时间“提前”。在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和大会建议案督办上,教科文卫委引导在前。针对全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融资难、人才引进难、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早与州科技局沟通,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列为2023年人大重点调研项目,视察调查后,从投入、奖励、税收、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推动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47亿元,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26家,提前完成州定“十四五”规划任务。又如2024年1月,人大代表在州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降低恩施州中考非统考科目分值的建议,如果按普通程序可能到8月才办结答复、次年6月中考才能实施。教科文卫委不等集中交办,当年春节上班伊始就登门州教育局协调办理,促其在4月出台政策、当年中考就予以施行。
持续跟踪、助成效“提升”。为推动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教科文卫委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如,对2023年国庆节前,对已办结答复的旅游安全工作建议案开展专项视察,并明察暗访、督促落实,2024年督促州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办法;对2022年“双减”“医废”的审议意见,连续两年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助力工作提质;对全州教联体建设工作,持续3年关注推动,2024年底全州纳入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占比超过95%,提前1年完成省定目标,今年2月26日全省教育大会上,巴东县神农中小学作为唯一中小学代表作交流发言。
拓展研判、将范围“提档”。在恩施工作生活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恩施州不需承办督办,可州人大教科文卫委既关注又研判。如,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张琼丽2023年提出推进中小学生“趴睡”变“躺睡”的建议,督促州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率先行动,当年就促成4个试点建成、惠及1000多名学生。2024年继续督促试点全面铺开,让2万名中小学生实现了午休“躺睡”,当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到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实地考察,学生们演示了“躺睡”课桌使用情况。今年2月下旬,全国人大网、《湖北日报》以“午睡之变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对“躺睡”建议案办理情况进行了报道。(曾小玉)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