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蒿坪镇人大以“制度创新+监督闭环”塑就绿色发展新路径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蒿坪镇人大以“六无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塑料污染治理难题,通过“制度创新+监督闭环”双向发力,全力推进 “全域无塑料” 工作,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商户自治、全民参与”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动能。
制度创新强根基 构建全民参与新格局
在群众层面,各村居多次组织召开院场会进行宣传,向居民普及塑料污染的危害以及无塑料生活的诸多益处;在市场主体层面,与辖区内商户签订《全域无塑料承诺书》,明确要求经营单位禁止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制品,自觉抵制塑料污染;在政府层面,率先实施“无塑机关”创建,全面替换塑料杯等办公用品,积极选用可降解或其他环保替代品。
闭环监督固成效 打造长效治理新模式
在市场监管所、农技中心联合组建的执法专班中,蒿坪镇人大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推动作用。通过定期听取执法专班的工作汇报,对“周查周访”动态监管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有效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行动开展以来,通过“四查四禁”专项治理:查厚度标准、查产品资质、查使用规范、查回收体系,不断强化对辖区内商店、超市、药店、酒店等场所的监管。通过人大的积极参与和监督,执法专班的工作更加透明、高效,形成了强有力的执法震慑,有效提升了辖区内的市场秩序和环境保护水平。
示范引领树标杆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蒿坪镇发挥人大代表“双联”机制作用,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宣传“全域无塑料”行动,推动镇内1家大型超市下架塑料杯并设置“不免费提供购物袋”提示,引导居民使用布袋、菜篮等环保工具。同时,5家农村聚餐服务经营者率先停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桌膜,改用可降解产品和环保桌布,实现源头减塑。示范举措形成辐射效应,带动更多居民和商户加入无塑料实践,全镇环保参与度显著提升。
循环经济促转型 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
蒿坪镇以9个村作为试点,创新建立“废旧塑料回收换膜中心”,通过“塑料杯换纸杯”“废旧塑料制品换地膜”模式,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村民主动收集田间地膜、家用塑料杯瓶等废弃物兑换新地膜,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大代表定期走访试点村,了解项目进展和群众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项目真正惠及群众。目前已累计回收废旧塑料300公斤,塑料垃圾污染显著减少,资源回收利用率大幅提升,形成了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双赢局面。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监督举措,蒿坪镇 “全域无塑料” 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全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显著增强,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蒿坪镇人大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 “全域无塑料” 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打造 “六无乡村”、实现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王存莹)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