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活动 >> 文章详情

郧西县:代表行动“小切口”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9-07 16:15   [收藏] [打印] [关闭]

盛夏时节,蝉鸣声声,伴随“聚力共同缔造·代表六查六访”行动如火如荼推进,郧西大地1258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也被点燃,以共同缔造为“引子”,围绕产业发展,聚焦乡村建设,发挥主体作用,代表们采取三五成组、个人走访等形式走村入户、或进站入家开展活动,用实际行动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展现出履职为民、民呼我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画卷。

解民忧提升“幸福感”,补齐短板扮靓乡村颜值

“以前这里的路还是车走尘扬,坑坑洼洼,现在不仅黑化成了沥青路,代表们还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发动群众利用小石子、边角料、小木桩在自家门前栽了花、种了树、修起了小花坛,大家共谋共建共管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日前,谈及村里的变化,郧西县上津镇人大代表余相芝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上津镇人大重点围绕“农村公路建设”这件民生实事,组织代表深入一线开展代表行动,走村入户,召开院坝会等,多措并举征求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收到余相芝等人大代表提出的“提升路域环境改善出行条件”“做好镇域重点道路维修硬化”等关乎交通出行的意见建议12条。为补齐城乡建设短板,镇人大持续发力,结合共同缔造活动,跟踪监督全镇新建农村公路28公里,发动群众修建门前小花园100余处。如今,全镇路域干净整洁、四季花草相伴、风景美不胜收,群众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乡村公路成为这座千年古镇的新的靓丽风景。

据悉,郧西县人大结合全省“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要求,以小切口方式将代表行动主题聚焦到建设养老照料中心、幼儿托幼中心、改造农村厕所、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打造垃圾清运体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等乡村建设六件实事上,着力打造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群众出行更加便利的和美乡村建设新图景,助力全县乡村颜值由“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

听民声搭起“连心桥”,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走进8月份的涧池乡风景村,连片果园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多亏了我们人大代表的出谋划策!”看着这片“摇钱树”,涧池乡大泥河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负责人庹明学感触良多,作为该乡第一批瓜果种植的农户,他亲眼见证着人大代表与这片果林的故事。

2019年,该乡人大代表在深入了解群众发展产业的想法后,向乡人大主席团提交了因地制宜发展小水果产业的建议。建议交办后乡政府积极行动,安排专人赴外地考察学习并引进了先进水果品种,县、乡人大代表以身作则,连续三年带头种植桃子、葡萄等水果,并传授群众管理技术,指导开展规范种植,为带动全乡的水果产业整体发展带了个好头。今年该乡千亩果园喜获丰收,乡人大结合2023年代表行动,全乡59名人大代表再次走进果园基地,成功举办了线下水果采摘节,吸引近万游客慕名前来。“现在我们果园每天都能够迎来游客300多人,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家家户户都有增收。”庹明学喜笑颜开。当年代表提的一个“小点子”,已经成为今天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点子”,风景村名副其实展现了“好丰景”。

近年来,郧西县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订单经济、庭院经济,全县18个乡镇(场、区)广泛种植桃子、樱桃、柿子、脆李等小水果两万余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水果还甜。

顺民意密切“鱼水情”,特殊群体实现老有所依

“我无儿无女,一日三餐做起来很不方便。如今在幸福餐厅吃饭,不但饭菜新鲜,还提供送餐服务,既贴心又放心,解决了大难题。” 近日,59岁的独居老人陈祖喜对香口乡幸福餐厅赞不绝口。

今年7月,香口乡第一代表小组在开展代表行动时走进了上香口村,乡人大代表深入听取了群众在养老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了必须在特殊群体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上做保障的建议。收到这个建议后,乡人大立即行动,迅速向乡政府交办。在人大代表的跟踪监督下,不到一个月时间,该建议办理完成,200平方米的幸福餐厅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为20余名五保、空巢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按照老年人口味喜好和身体状况,明确专人负责,每日定制健康食谱,老年人既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我对这个建议办理工作打满分。”提出该建议的乡人大代表王邦富接受回访时说道。

解决老年人从“吃饭难”到“吃好饭”,人大代表的建议提升了服务的高度,传递了民生的温度。接下来,县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老年人日间照料、医养结合、托管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视察调研,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让老年群体享受幸福晚年生活。

今年来,郧西县人大常委会举人大之力、聚代表合力,做到了代表行动县乡全覆盖,四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深入各村组召开共同缔造院落会236场,走访农户5400余户,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13条,交办97条,落实64条,以共同缔造“小切口”,引导群众参与共谋共建,纯粹且接地气、共谋且成合力,达到推动发展乡村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一个个代表履职为民的小缩影,恰恰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通讯员:周勇 王春柳)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