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活动 >> 文章详情

恩施自治州“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精进之路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9-25 12:23   [收藏] [打印] [关闭]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启动以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上下联动、协调互动、合力推动,探索处一条“精耕细作”缔造“历精为治”的代表行动精进之路。

精心谋划有特色

紧扣“共同缔造”大主题,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谋划,选准小切口,强部署、优方案、快行动,为代表行动有特色、出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恩施市聚焦环境整治、产业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等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聚焦、三助力、三强化”扎实开展活动。利川市以助推特色水果产销、助力精品民宿升级、深化代表参与立法等小切口,汇聚代表合力,展现人大作为。

建始县一季度一主题:春访民意话发展、夏察民情解难题、秋关民生办实事、冬问民声聚共识,切实提升代表行动的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

巴东县以民生实事为小切口,加速度、拓广度、升温度、重力度,着力为群众顺心事、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宣恩县坚持小处着手,着眼群众“小诉求”,践行“五共理念”,宣传发动群众,实现“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圆梦微心愿,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咸丰县1431模式(聚焦1个主题、把握4个重点、抓好3个结合、突出1个实效),突出各代表小组的单元属性,切实推动做好“N”的文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来凤县立足“三高”(高标准、高规格、高水平)促推进,当好“三员”(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促履职,突出“三实”(平台建设实、建议办理实、宣传引导实)促提升,代表行动成效明显。

精细监管守规矩

建章立制,突出工作规范,完善代表行动推进指导小组总体统筹,办公室综合协调、分类指导,专门委员会指导落实,县市专人分管、专班落实的工作机制。

健全代表行动闭环管理模式,即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交办建议→督办建议→反馈结果,继续夯实“三张清单”(即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人代会期间代表提交的议案建议、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行动收集的建议列出“代表建议清单、交办清单、办理效果清单”进行公示)管理制度,做到“挂图作战”,全过程管理。

建始县制定《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评价办法(试行)》,巴东县积极探索代表行动意见建议办理评价机制,让广大选民参与建议办理和现场测评,让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精准服务强阵地

聚焦“家站”提档,强力推进阵地规范化建设,为代表行动提供有力服务保障。全州共组建495个代表小组。规范建成92个人大代表之家、495个代表联络站,切实做到代表“进站入家”不落一人。

指导县市出台《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资料规范》,按活动“闭环”要求规范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上报。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入家”,每月接待选民,每季度开展一次代表行动,“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已成为闭会期间代表工作新常态。

利川市龙船调代表联络站与社区民主议事厅共建、苏马荡代表联络站与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建,做到民主协商“集民意”,决策共谋促发展。

建始茅田乡太和街代表联络站聚焦“水电路网房,医交环产风”等“十难”问题,全程参与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五民”与“五共”互融互促中拓展。

精进履职出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作为代表行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代表履职尽责,引领带动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截止6月底,全州代表行动共发现和收集问题1082个,形成书面建议485件,办结452件。

恩施市太阳河乡第一代表小组,围绕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代表行动,提出的《关于乡卫生院综合楼安装电梯的建议》顺利办结,加装电梯“一键”直抵民心,群众看病不方便、护士背药上楼的情形一去不复返。

利川市建南镇代表小组围绕“共同缔造+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代表行动,策划金点子,解决村民丑橘滞销问题,助力130户果农户均增收超万元。

建始县龙坪乡第二代表小组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中,为辖区两个村“牵线搭桥”,分别解决了各自的“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

巴东县信陵镇第四代表小组提出的《关于解决黄土坡社区6组出行老大难问题的建议》,通过分层交办,优化调整3路公交车线路,让该社区66户175人共享代表行动的成果,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群众交口称赞。

宣恩县珠山镇依托城区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与选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探讨,通过“各方议单、政府接单、人大督单”,先后解决菜园出租、公园围挡等问题24个,共建“口袋公园”“共享菜园”20余个。

咸丰县充分利用代表行动,开展联系选民、群众大走访,广泛设置“有事找代表”窗口,开门纳谏听群众摆“龙门阵”。经县人大代表钱婕妤接访,一周之内解决辖区河流重点区域无救生设备问题,让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

来凤县绿水镇第一代表小组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通过“四合一家”公众号平台亮明身份,宣传推介代表行动,为代表联系群众开辟“快速通道”。

鹤峰县下坪乡4个代表小组,开展守护母亲河代表行动,巡河问水,走访群众500余人,解决河道安全隐患2处,河道污染问题5处,守住碧水长流。进站入家”,每月接待选民,每季度开展一次代表行动,“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已成为闭会期间代表工作新常态。

精彩宣传造氛围

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代表行动主题及开展活动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省级以上媒体发稿500多篇次,引起广泛关注,为代表行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恩施州人大:坚持“三高”引领代表行动走深走实》《恩施州人大:以小见大 代表行动显担当》在“中国人大”门户网站登载。湖北省人大和省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人大聚焦》栏目代表行动专题首站到恩施州拍摄。

宣恩县试点探索县乡人大代表回选区向选民述职工作被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以工作通报形式印发各地推介宣传。利川市常态化制作推出代表行动和“民生实事件件看”专题片。建始县、来凤县在县内主流媒体开设代表行动专栏。鹤峰县创新开展人大工作新闻采编实战专项拉练活动2期,国家级媒体发布稿件5篇,策划推出了《鹤峰:凝聚人大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在恩施电视台播出。(段承华 谭刚平 李杰华)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