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活动 >> 文章详情
武汉市青山区:以“青”听“青”声 推动“代表三进·共同缔造”走深走实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武汉市青山区27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扣“代表三进·共同缔造”主题,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开展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发挥代表作用,以“青”听“青”声助力青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青”听全面收集民情
区人大代表刘旭、冯敏在绿景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
“我们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希望能在改造中,合理利用闲置架空层,打造成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希望能更换小区破旧的单元楼铁门,让小区旧貌换新颜。”4月18日,青山区人大代表刘旭、冯敏来到绿景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取小区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代表们边听边记,不时停下对具体问题进行询问了解,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全面真实的反馈。
今年以来,为加强与群众的联系,青山区各级人大代表依托人大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平台阵地,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企业生产经营、基层治理等主题,深入86个社区、18个村、300余家企业深入走访,广泛听取居民群众对供水供电、市容市貌、营商环境、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倾听民声,收集民情
为推动群众声音听在日常、听在经常,人大工人村街道工委将驻点联系的1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4名市人大代表、17名区人大代表编入网格,并将代表的微信二维码进行公示,实现群众线上、线下联系代表“零距离”。
以“青”声全面反映民意
“建议在老旧小区电梯间加装电动车自动阻拦系统、烟雾报警器等,确保运行安全。”
“建议在社区引进专业公益机构开展托幼、课后托管等服务,缓解家庭育儿压力。”
......
围绕代表“三进”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人大代表建真言、献良策,以代表建议的方式将企业、社区、群众诉求转化为推动辖区发展的“青山好声音”,确保社情民意得到更精准、更全面的反映。
“建议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快薄弱地区的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青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三进”活动中,区人大代表万文越了解到青山东部地区只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看病非常不方便。随即,万代表向常委会提交了关于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议,受到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为让人民群众更有“医”靠,青山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关于做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案》确定为大会议案,进行跟踪督办。届时,青山东部地区将新增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区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也将全面提档升级,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极大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以“青”力全面响应民需
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
对代表“三进”活动中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按照分级分类处理原则,做到能现场办理的“即提即办”;街道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人大街道工委转交相关科室处理;情况复杂的转交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交办、转办;重点建议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办理结果及时向代表、群众反馈。通过凝聚街道、职能部门、人大监督三方合力,推动代表建议件件能落实,确保“民有所呼,代表有应”。
“李代表,青和居商铺外围停车乱七八糟,我们走路、买东西很不方便,东磕西碰的,也不安全,能不能想办法管管啊”。在一次进社区活动中,有居民向人大代表李钢反映小区周边停车秩序差。得知这一情况后,李代表绕着青和居小区外围走了几圈,边走边看边想办法。因为青和居外围商铺做餐饮的商家比较多,就餐客人的车辆停放没有规范引导,乱停乱放很严重,再加之周边小区的车辆也挤进来“见缝插针”,所以小汽车停得密密麻麻,各种吵闹声、汽车鸣笛声不绝于耳。
李钢知道,要管理好这些车辆,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快速解决。他及时将收集到的问题向人大工人村街道工委反馈,并积极对接承办部门,同时还协调交通、城管、环卫力量的介入,共同解决机动车乱停放现象。
为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李钢还发动物业员工征求商铺意见28次,召开居民、商铺代表商谈会3次,投入资金45万元,用时4个多月完成青和居外围车场改造。现在,一辆辆私家车井然有序停放在小区周边,环境美了,居民的心情也舒畅了。
以“青”为全面惠及民生
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进企业,了解石化产业链发展情况
在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及270名四级人大代表的共同推动下,50KW的排灌机站落地八吉府街道建洲村,2000多亩的农田灌溉有了保障;友谊大道快速路、长江右岸大道建设快速推进,群众出行有了保障;12个钢铁及其新材料产业链项目顺利签约,钢铁产业发展有了活力;白羊佳苑、大华锦绣时代、城投秀水青城等多个配套幼儿园陆续建成招生,市民关注的“入园贵、入园难”问题逐步缓解,幼有所育正逐步成为现实......
今年,青山区人大常委会还将聚焦石化产业链发展、就业与再就业、科技创新、城区更新、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跟踪,监督问效,同向发力,久久为功,切实把人大工作跟进到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处,人大力量汇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薄弱之处,人大作用发挥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不断彰显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作为。(通讯员:韩凯 万来斌 闫鹏慧 摄影:毕可)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