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活动 >> 文章详情
宜都市:代表“金点子”结出惠民“金果子”
和煦温暖的春日,走进宜都市枝城镇里,风景如画,一处处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点缀城乡,一幢幢白墙青瓦的农舍错落有致,一条条通组达户的道路宽敞洁净……伴随着“乡村振兴代表行”主题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田畴织锦绣、沃野绘新景的美丽画卷在枝城城乡间徐徐铺展。
“枝城镇拥有宜都五分之一的版图面积、四分之一的户籍人口,全镇8万群众与农有关、与田相关,农业是群众生活质量的‘晴雨表’,加快农业转型,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枝城镇人大主席曾庆荣说。
2022年,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枝城镇人大将组织代表开展工作调研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细抓实,先后将132名市镇代表划分成7个调研组,对28个村庄的人口年龄结构、农业产业规模和特色、合作社分布、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摸排分析,画出村庄“画像”,再分别带着问题深入群众一线,一村一户走,一田一棚看,向“田秀才”问计,朝“农把式”取经。
“咱们枝城小水果是出了名的,外面小摊小贩卖的桃子、李子可都号称是咱们架锅山的呢!但是,现在树木老化,挂果率低,要实现真正的产业振兴,还是要加强管护、培育新品种。”
“村里就是桃花节热闹一阵、水果成熟的时候再热闹一阵,平时人流量少,要提高扩散效应,在打造节点、改善环境、吸引游客方面多想办法”。
......
在枝城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召开的调研工作座谈会上,大家结合调研成果,纷纷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招商引资等工作展开积热烈讨论,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会后,枝城镇人大主席团将收集的34条代表意见整理成可执行可落地的“金点子”,以代表建议的形式转交镇政府办理,并督促镇政府认真研究,迅速落实。
架锅山村组建专业团队,逐棵果树诊断,培训了20名新型职业农民,采用修剪技术提高桃李树苗结果率,引进房县樱桃品种,修建100亩樱花谷,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扩大种植面积,解决了果树老化、品种单一的问题。同时,通过品种改良,精心规划等方式,建成了桃花、李花、樱花、油菜花竞相斗艳的新景观。据统计,今年3月以来,该村共吸引游客超过3万人,让乡村旅游产业焕发了新活力。
针对全心畈村区域内环境提升质效不高的问题,镇政府相关部门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通过建设小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规范两个棚(牲畜棚、柴胡棚)、树一批示范(选树一批农户美丽庭院为标杆)等活动,历时3个月时间,将村头小游园打造成为全村新地标,并借助“邓家老屋”“车码头”等历史底蕴丰富的老屋进行农舍重点改造。目前,80多户村民房前屋后装点得各具特色,3月17日,“花漾两江 乡约宜都”宜都市第二届赏花嘉年华暨王永彬故里文化旅游节在全心畈村绚丽启幕。
泉水河村立足油菜产业,全面发动群众扩大种植,强化农田管护,精心打造油菜花海,让泉水河村的油菜花种植成功入选2023湖北十大特色油菜花海,并于今年3月组织举办了“枝城镇第三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拓展了油菜产业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休闲观光的旅游功能,实现了油菜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
随着代表调研活动的不断深入,看着“金点子”逐步变成树上“金果子”的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忙碌在田野上的人大代表们信心更足,动力更强了。(通讯员:袁晗、王美林)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