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活动 >> 文章详情
代表行动|“代表沙龙”议民生
“集中安置怎么安置?安置房风貌是什么标准?公共设施建设怎么配套?”5月13日,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开展“代表沙龙”活动,与村民代表共议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安置搬迁工作。
“总投资60余亿元,水库设计防洪库容0.8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184兆瓦,可将恩施城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市人大代表、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人大联络处主任朱辅池介绍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情况。
“姚家平建好了,我们大峡谷的旅游又会多一道风景,我积极拥护党委政府的决策。”来自营上村的村民代表李光友“抛砖引玉”。
“我认为要建设专门停车场,一是村民自用,还有要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村民代表李俊说。
“停车场能否与观景台打卡点结合起来建设,这样能保证多重使用。”对于停车场,村民代表向建平结合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房屋的风貌上要认真论证,因为一旦定下来,那后面就是长远的事情。”高台村的村民代表谭锦炳关注安置房的风貌,也建议要考虑搬迁户的菜园子。
群众无小事,细节入手,才能为群众办实事。
“对于有意向做民宿的老百姓,在房屋面积上能否有政策倾斜,确保搬得走稳得住。”村民代表宋光伟提出居住和民宿分类处置的问题。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代表人民。
“安置房建设要统一规划,实用性、生态性和美观性要统一。”建房要规划好,市人大代表、湖北硒爸爸矿泉水有限公司负责人淳青松也关注坟墓迁移,建议各村建设公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
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知民意,真正做到为民呼、请民愿、解民难。
常年从事客运运输行业的恩施市西凤客运公司负责人谭文革,是新任的市人大代表,也是大峡谷商会会长。“我们的安置房要结合群众的利益,也要有建设标准;坟墓迁移要统一。”
“坟墓集中安置是未来趋势,需要与5A级景区相匹配。”讲起坟墓搬迁,州市人大代表,营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向龙桥接过话题。
向龙桥代表建议,要强化思想认识统一、房屋建设风貌统一、配套设施综合考虑。
“房屋风貌既要考虑景区协调,也要和民族文化特色结合。”全国劳动模范、州市人大代表谭桂英说。
“安置公共配套上,要充分考虑文化功能,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建设要齐全。”沐抚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市人大代表龙朝奉建议在文化上多倾斜。
“人大代表要保持工作定力和灵活性,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夯实履职基础,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情。”市人大代表,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曹永彬说。
“安置搬迁要综合论证,多发考虑,要与恩施大峡谷未来的发展相结合,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要成为恩施大峡谷发展新的‘引擎’。”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锡锐这样说到。
150多分钟,10位村民代表,8位人大代表,建言献智,集思广益。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开展民意大走访大收集,宣传党的政策,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围绕全市和管理处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中心,积极思考,主动担当作为,做好人大代表在行动工作,努力展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作为新形象。”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党委书记黄猛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