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房县:“四个围绕”抓活动 激发履职新活力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28 16:59   [收藏] [打印] [关闭]

全省“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开展以来,房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助推乡村振兴六件实事”小切口,融入“共同缔造”大主题,围绕中心、支撑、重点、民生四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推动人大代表动起来、活起来,让代表履职热情在房县焕发勃勃生机。

围绕中心抓学习,让代表履职方向更明

房县人大常委会紧紧扭住“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这一中心,牢牢把握“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方法理念,狠抓代表学习培训,使代表活动底子硬、方向明。

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站位。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升代表素质。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宪法》《监督法》《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监察法》人大理论及相关法律知识,切实学懂、弄通、悟透、做实“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内化到思想灵魂中,外化到履职实践中。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代表能力。将业务培训作为开展代表行动的第一课、必修课,坚持需求导向,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邀请省、市专家教授集中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与发展、县级人大及常委会职能、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公文写作、信息宣传等知识,先后8次组织300人次人大代表赴深圳、武汉、井岗山、四川大学等培训基地学习培训,多次组织代表走进窑淮陈家铺村共同缔造村投项目、弘耀袜业公司、化龙上湾村代表工作站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开拓代表履职视野,启迪代表履职思维。截至目前,全县1493名各级人大代表实现初任培训“全覆盖”,90%以上代表参加过专题培训,为开展“代表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支撑抓阵地,让代表履职底气更足

房县人大常委会加大投入,建好、管好、用好代表“家”“室”,使代表活动有场所、履职有阵地。

着眼于“建”狠抓阵地提档升级。几年来房县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设20个乡镇人大代表之家,94个村代表小组活动室。在全县深入开展“五星级”代表之家创建活动,即乡镇人大代表之家按照十有规范要求(有办公场所、有标示标牌、有办公设备、有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组织架构、有工作方案、有活动实效、有档案资料、有经费保障),通过自评与申报、审查与验收和通报与奖励的创建程序,对代表之家分三星、四星、五星三个等次进行评定,各乡镇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使“家”“室”建设逐步完善,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着眼于“管”狠抓阵地规范运行。将全县1493名各人大代表分别按照工作职业、专业特长、居住地址划等划分为97个代表小组进站履职,真正实现人大搭台、代表起“舞”。建立健全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小组活动、联系群众、意见处理、履职登记、接待选民、代表述职、台账管理等制度,确保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运行和管理有章可依。常委会、各专工委室负责人以建设规范有序、运转顺畅、高效务实的履职机制为目标,以履职制度落实为重点,对好用、好管的人大代表履职“家”“站”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确保规范运行。

着眼于“用”狠抓阵地提质增效。发挥“大课堂”作用,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开展履职学习,交流经验和体会,共同进步提高。发挥“宣传站”作用,人大代表通过“站”“家”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法律、有关政策措施等,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工作。发挥“民意窗”作用,通过“选民接待日”活动,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使一个个来自群众的“金点子”,不断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好建议”。今年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回家”“进站”累计290次,开展政策、法规宣讲36场次,收集反馈意见、建议263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112个,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健身娱乐场地少、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一批群众关心的愁事、难事,彰显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责任和担当。

围绕重点抓机制,让代表履职效果更实

房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代表活动各项体制机制,使代表活动程序科学、运转高效。

建机制,用好“指挥棒”。县人大常委在省、市关于代表行动总体安排的基础上,紧贴房县实际,制定下发《房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聚力共同缔造 助推乡村振兴六件实事’代表行动工作方案》,科学确定代表行动主题,明确指导思想、时间节点、活动方式、工作要求等,画好“全景图”、“路线图”,将代表行动与党委中心工作、“共同缔造”“双联工作”、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全县人大一盘棋,互联互通、统筹推进。

明职责,拓展“民意窗”。健全“三联”工作机制,房县人大常委会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每位常委会委员固定联系5名人大代表,每位人大代表固定联系选区10名选民,搭建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打造“云端”代表“家”“站”,畅通24小时“不打烊”的代表履职网络直通车,利用房县人大微信公众号,建立各代表小组微信群、QQ群,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快速度”。城关镇召开企业家茶话会、军店镇开展乡村(社区)夜话、白鹤镇组织回访选民,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坚持活动在一线开展、民意在一线收集、风采在一线展现。

多举措,确保“见成效”。建立代表行动月报进展与亮点和定期通报工作机制,持续总结推广代表行动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营造浓厚氛围。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代表履职“一人一档”,将代表参加各项活动信息、提出议案建议情况、参加履职培训、视察和执法检查等履职信息,全部纳入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实现对代表参加主题活动的量化考评,使代表肩上有“重担子”,给群众宣传有“厚底子”,参加管理社会事务有“好点子”。开展“双述双评”工作,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单位向代表述职,选民评代表、代表评单位,让代表有压力,增动力。

围绕民生抓督办,让代表履职热情更高

房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收集问题、解决难题,用履职成效交出满意答卷、展现代表风采。

紧扣民生实事集建议。房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行动”,要求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作用。如军店镇中村村代表围绕“六查六促”活动、以老有所养为突破口,将形成的代表建议交给军店镇政府,在村集体、乡贤捐赠、政府拨款等共同努力下建好了老年食堂,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房县人大代表小组收集270多件意见建议,促进像中村养老食堂事例200多件民生实事解决落实。

聚焦民生需求解难题。回龙乡二十村在代表行动中了解村里面缺少幼儿园,家长为了教育送孩子出去租房读书,来回奔波的同时也增加家庭负担,代表们在了解到这一需求后,经过多番努力,村里建起幼儿园,学生逐渐回流,现村幼儿园已经有13名学生,幼儿托育环境的改善,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职的自豪感。这是房县千名人大代表聚焦农厕改造、农村养老、幼儿托育、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建设六件实事行动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一个小缩影。目前,房县已照单改造升级农厕368户、垃圾分类站点13个、养老照料中心5个、幼儿托育中心2所、新农村供水项目17个,启动1000户美丽庭院创建。

围绕民生项目抓督办。在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将督办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工作要点,以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大机关对口工委和人大代表组成督办小组,采取日常监督与集中监督相结合、通过专项视察、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汇报、形成专项监督评估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对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办,不断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善始善终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促进项目建设,推动政府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如今,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关雎大桥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八月中旬全面竣工,温泉大道亮化工程、西安大道绿化提升项目、公交车始末站建设已达到工程总量80%,其他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讯员:王万军、杨涵、张艳)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