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嘉鱼县:人大代表聚合力 “共同缔造”结硕果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18 16:24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大“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人大“五进促五共”和县委“十大工程”“八大行动”,组织辖区内四级人大代表下沉基层开展“五进五促”活动(即进企业促安全、进村组促文明、进社区促治理、进农户促和谐、进家站促履职),推动解决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嘉鱼加快“打造湖北强县工程示范、建设滨江生态公园城市”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嘉鱼县共有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860名,其中省代表3名、市代表49名、县代表206名、镇代表602名,省市县镇交叉任职的代表44人,混合编成48个代表小组,组织代表编组进站,实现“代表全编组、选民全覆盖”。

目前,全县代表小组的“代表行动”已全面铺开,代表参与率90.9%,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高位谋划 让代表履职“动起来”

4月19日,全省“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工作部署视频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对标对表省、市人大工作要求,精心谋划,及时制定出台《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共建美好嘉鱼”代表行动活动方案》。

4月27日,嘉鱼县在全市率先召开代表行动动员部署会,并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督导组,指导各镇有序组织开展活动,做到研究部署快、工作方案实、动员行动早。

据了解,今年的代表行动围绕“聚力共同缔造·共建美好嘉鱼”主题,深入践行“五共”发展理念,以“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为“小切口”,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老大难”问题发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向社会治安防控、突出问题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政法队伍建设问效,助力我县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同时,明确“六个一”工作目标,即各代表小组组织一次集中调研、召开一次恳谈会议、举办一期代表讲堂、兴办一批惠民实事、打造一批特色亮点、汇聚一批高质量意见建议,探索组建两个(即文明创建、平安建设)专业代表小组、试点开办代表工作室和“人民议事厅”、集中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创新开展“五进五促”活动,确保代表行动有特色、出成果、见实效。

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代表行动的“必修课”,采取走出去学、引进来学和集中学、交流学、宣讲学等方式,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先后举办市、县人大代表履职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赴云南、赤壁等地学习交流;组织全县各级代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集中培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的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今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自身专业优势,组织代表们围绕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消防安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人大代表大讲堂”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代表讲堂34期。

“让代表宣传代表、让代表贴近选民、让代表展示风采,‘人大代表大讲堂’的开展,使各级人大代表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了思想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德朝说。

找准切口 让代表履职“亮起来”

“今年,我们把代表行动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与大兴调查研究相结合、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相结合,按照代表专业专长,组织代表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进农户、进家站,选取小切口开展调研视察,回访选民、召开企业家茶话会、乡村(社区)夜话,部门问询(约谈、会商)会等,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任文生说。

截至目前,县人大常委会已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座谈活动91场(次)、“乡村夜话”119场(次)、部门问询会17场;各级人大代表已走访选民20479人、企业111家、部门21家。

任文生介绍,“目前,县人大常委会收集有效问题和建议295件,当即办理及现场解决214件,正在办理的81件已转交各镇、各县直相关主管部门承办。”

据悉,为进一步围绕主题,抓住重点问题,嘉鱼县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的专业能力组建了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两个专业代表小组,分别在县综治中心和县创文办设置联络站,专题督导代表提出的相关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

6月7日,嘉鱼县“平安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开展代表活动,专题督导“关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积极推进代表建议办理进程,切实提高办理工作的整体合力和效率。

6月13日,嘉鱼县文明创建代表小组考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并现场进行测评,督促镇村对简单问题即知即改,疑难问题现场会商马上改,跨界问题相互协作配合改,着力推动积存问题的实际解决,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

按照咸宁市人大“五进促五共”工作要求,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下沉开展“五进”活动,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和岗位资源优势,找准小切口,创新活动形式,兴办了一批惠民实事。

鱼岳镇第四代表小组深入征地拆迁一线,为恋江湖项目征迁工作跑出“加速度”,人大代表通过勤动腿入户走访、勤张嘴讲透政策、勤实干调解纠纷,在工作专班和拆迁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也为拆迁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高铁岭镇第四和第五代表小组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农户种植稻谷急需农业用水,在代表们的建议督促下,由镇农业办和镇水利站牵头实施开挖清淤、贴坡等措施,疏通渠道,及时启动龟咀泵站解决农业用水短缺问题,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推动构建政府、社会、代表、群众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机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陆溪镇第三代表小组收集群众意见,针对建设硬化管道的问题,以代表建议方式提请镇人大交办镇政府,督促城建办等单位多方筹措资金,及时完成了管道建设工程。

官桥镇第四代表小组走进背街支巷和旮旯村湾,通过座谈、民主评议、走访的形式,形成书面建议提交相关部门办理,有效推进了影响村民出行、农副产品运输等村组道路的修缮工作。

高铁岭镇代表们走访高家村时,发现村民在“共同缔造”活动中,对停车位的需求、堆杂物的处理、休憩处的需求呼声较高,在代表们的建议下,高铁岭镇政府决定以此为契机,将该村重点打造为和美村湾示范点,加快全镇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步伐。

各级人大代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为民服务、为民尽责的模范典型,彰显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与作为。

省人大代表郑静主动在新街镇开展代表讲堂宣讲活动,她以新街镇港东村和王家月村“共同缔造”成果为例,以平实的语言深刻阐释了“共同缔造”的理念,帮助村民搞清楚为什么开展“共同缔造”、弄明白什么是“共同缔造”、想透彻怎么推进“共同缔造”。

省人大代表、潘家湾镇肖家洲村党支部书记蔡建红,为保障G351国道周边群众安全出行,积极建言献策,并发动乡村能人群策群力。通过召开村民动员大会的方式,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制定出村民共同出资的方案,获得捐赠款40万元,解决了道路维修资金难题,并在潘家湾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百里长渠东岸堤顶修建一条集安全与休闲景观为一体的“百里长廊”。

簰洲湾镇人大代表沈祥和率先垂范,自筹资金,打造了中堡村农旅结合产业示范点,引导村民以闲置土地入股,并创新推广“订单式”“直供”模式,走上了“全民参股、人人分红”的共同致富路。

民之所望,就是人大代表履职所向。从嘉鱼县人大代表用真情实感交出的一份份“答卷”中,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为民情怀和履职担当。

优化平台 让代表履职“实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嘉鱼县人大常委会高位推进代表“平台”建设工作,为群众和代表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6月16日,在官桥镇港南村联络站,人大代表们正在接访该村选民。

参加接访的人大代表们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认真记录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并就如何解决问题现场给出了建议。对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完整做好记录,并承诺在活动结束后对记录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汇总梳理,通过代表建议的方式转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解决,及时反馈解决落实情况。

“人大代表来到我们村里面收集民情民意,为我们排忧解难,我很满意。”一位村民说。

不光是选民们对此评价较高,进站开展活动的代表对此也有深刻感悟。官桥镇人大代表雷林波在结束进站接访工作后说:“面对面倾听选民的诉求,直接沟通想法感悟。我觉得这样非常真实,人大代表的责任也更加艰巨和光荣,希望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为选民们多半实事。”

接待选民活动切实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职意识,搭起了代表和选民间的沟通桥梁,助推政府决策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让“民声”决定“民生”。

这也是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家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县8个镇的家站建设对照“十有”“六有”标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在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上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全县48个代表联络站也进行了自查自纠,对标官桥代表联络站、新街镇代表之家、北街社区代表联络站等建设较好的站点,进一步规范了制度上墙、活动内容上墙等工作,对建设不达标的站点,县人大督导组专门下沉督导进行了督促整改。

“目前已完成5处站点办公场所迁移,新设置人大宣传标语、展板10余处,部分站点更新添置了办公设施,确保代表联络站整体建设提档升级,让代表参加活动更有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副主任吴杰说。

不仅如此,县人大常委会还进一步规范代表履职档案和小组活动档案,持续完善代表学习资料,完善落实代表驻站办公接待、进村入户联系选民、选民定期约见代表、代表讲堂报告讲座等工作制度。

据了解,目前嘉鱼县所有代表联络站均建立微信群,张贴嘉鱼人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实现“代表进站扫码进群”、选民与代表“线上”互动,真正做到了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

6月9日,烈日当头,位于嘉鱼县官桥镇舒桥村的群众“议事厅”内热闹非凡,室内聚满了各级人大代表与村民代表,大家讨论热烈,共商乡村振兴发展大计。“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民主议事,将议事厅的作用延伸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形成‘我听你说、你看我做,共协商、同出力’的良性循环。”官桥镇人大主席孙日成表示。

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搭建沟通代表与选民的平台,在鱼岳镇北街社区与官桥镇舒桥村挂牌成立人民议事厅,积极发动人大代表通过该平台,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结合代表专业特长,试点开办省人大代表蔡建红牵头组建的蔬菜产业发展代表工作室和县人大代表彭光新代表工作室,还优化了“县代表联络服务中心+镇代表之家+村(社区)代表联络站+代表工作室”的四级代表履职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全县家站功能进一步释放。

进平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出平台“我有所为、民有所获”。小小平台,在群众、代表的一次次进进出出中,打通了基层民主的“最后一公里”。(通讯员:黄金波 王云)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