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的竹溪实践
近期,竹溪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聚力共同缔造 代表行动”工作要求,结合竹溪实际,第一时间对全县的代表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活动,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取得实效。
开展“六访六促”,做到“三问于民”。组织代表围绕“六访六促”(访产业能人户,促增收致富;访热心公益户,促生态更美;访住房保障户,促家园宜居;访乡贤文明户,促新风引领;访矛盾诉求户,促社会和谐;访监测边缘户,促幸福共享)活动,做到“三问”。一是问情于民。关注群众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需求、酸甜苦辣的倾诉、房前屋后的小事、急难愁盼的困难,全面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二是问需于民。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全面掌握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所需。三是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问计求策,并认真搜集、梳理和归纳。目前,全县11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农户15684户,收集整理建议意见701条。
注重引导群众,发挥“三大作用”。一是发挥人大代表宣传引导作用。组织人大代表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积极向身边群众广泛宣传共同缔造的目标、要求和路径等,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人大代表组织引领作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缔造。龙坝镇肖家边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徐远明的组织带动下,秉持“五共”理念,引回了创业能人、发展了特色产业、补齐了设施短板,建设了戴家大院研学旅基地、乡村特色农家乐、古色古香民宿等。三是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发动群众发挥“主人翁”意识,变“你和我”为“我们”、变“靠政府”为“靠大家”。西关居委会副主任、县人大代表刘会琴主动谋划小区楼栋治理工作,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大家关心的治理规划、安装充电桩等身边事,将解决居民日常需求、规范日常管理工作与建设美好生活的长远目标有机融合。
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三个共同”。一是共同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全县38个共同缔造示范村,共有100余名人大代表深度参与规划的制定,并通过强化工作监督方式,助推“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二是共同建立“一约四会”机制。通过人大代表参与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环境理事会的工作机制,让村务管理工作有章法、行为有规范。三是共同推行“积分制”管理。充分运用人大代表扎根群众,人民信赖的优势,推动村民积极参与和制定“积分制”项目,将村民做好人好事、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参与公益活动等事项纳入“积分制”管理内容,通过村民定期凭积分到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的奖励机制,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1个乡镇、76个行政村、2200余户、5900余人参与“积分制”管理。
力求群众满意,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实事项目,建立人大代表票决制度。目前,已在全县15个乡镇全面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二是建立民生实事测评和履职评议制度。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并引导群众参与测评。丰溪镇戈边河村定期组织群众对村内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村干部及公益性岗位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评议,并与绩效待遇、评先表优挂钩,推动村级事业发展与履职成效双提升。三是建立“双联”制度。组织代表深入基层联系选民,在征集基层群众建议意见的基础上,了解人民群众对共同缔造的满意度。
加强督办落实,坚持“三个跟踪”。一是跟踪督办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对常委会审议后形成的审议意见,特别是事关民生的重要事项,要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后实行票决。二是跟踪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办理。采取“检查、询问、通报、评议、票决”等举措,有计划、有步聚地跟踪督办。截止目前,县人大常委会已连续三年监督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县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让老旧小区居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感受到了足足的“安全感”。三是跟踪任命人员的监督。结合专项工作评议,做好对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跟踪监督工作,并在对外公开的基础上,强化社会监督力度,更好地督促任命干部依法认真履职,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2022年,常委会共对27个被评议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竹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