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片新闻 >> 文章详情
战“疫”中的人大代表(六十三)| 武汉市汉阳区人大代表:守护武汉“城中村”的一片绿色
汉阳区永丰街拥有近2000亩蔬菜种植面积,作为武汉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蔬菜生产基地,在疫情来临之时,如何一手抓好农业生产自救,一手抓好城市保供应,不仅是一个涉及数千名种植户生计的问题,也是保障汉阳西部近万名群众蔬菜需要的问题。在汉阳区人大常委会永丰街工委的号召下,辖区人大代表们用智慧与担当,守护着武汉“城中村”中的这一片绿色。
“保民生”:
从地头到楼栋,20万斤蔬菜“自给自足”
“易书记,我家的菜都要烂在地里了……我们老两口就指着这点菜卖了,换些钱过日子呢!这可怎么办呐?”陈家咀社区的李婆婆,看着自家辛苦种植了几个月的白菜苔、莴苣,因为“封城”无法外运,眼看就要烂在地里,见到汉阳区人大代表、永丰街党工委书记易雄才,李婆婆的声音都哽咽起来。
与此同时,主城区的社区却不断传来蔬菜供应不足的消息。“我们这里的居民有十来天没有吃到新鲜蔬菜了,有的都出现口腔溃疡的现象了!”社区的书记们都心急如焚,纷纷向易雄才求援。
一边是村民的菜卖不出去,一边是小区的居民吃不上新鲜蔬菜,能不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易雄才经过周密调查,细致研判,召集永丰街所有“城中村”改造的涉农集团公司参与农业生产自救,实施“从地头到楼栋”工作方案。由“城中村”改造的涉农集团公司出资平价收购村民手中的蔬菜,捐赠给需要蔬菜的社区。就这样,罗家咀的白菜苔、陈家咀的萝卜、郑家咀的莲藕、四台的包菜,每天源源不断地从田间地头送到了居民的楼栋下,20万斤蔬菜实现了“自给自足”。
▲易雄才代表在楼栋查看蔬菜配送情况
▲易雄才代表组织人员在田间地头收购蔬菜
“备春耕”:
不误农时备耕忙,有事来找“帮你郎”
罗家咀社区是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后成立的社区,这里有近百户居民仍靠种地为生。村民在严格管控、不能外出的情况下,采购种子和化肥成了最着急的事,这也是汉阳区人大代表、武汉兴业罗家咀经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国芳心里最放不下的事。
▲罗国芳代表在田地查看春耕情况
春分时节,阳光明媚,农耕农忙正当时,“靠天吃饭”的村民们有些心急:“罗代表,现在要春耕了,能帮我们买点种子回来吗?错过播种季,今年的收成可就没着落了。”刘佑荣等多位居民给罗国芳打电话。了解情况后,罗国芳迅速在公司召集一批80后、90后,组建了“帮你郎”小分队,专门为有需要的村民购买农作物种子和化肥等物资。
在罗国芳的带领下,“帮你郎”小分队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专门为居民设计种子化肥购买菜单、收集居民购买需求;另一方面迅速多方联系,对接种子和化肥的销售货源。土豆种子、黄瓜种子、四季豆种子……共为村民购买了20多种农作物种子,复合化肥、尿素等肥料5吨,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帮你郎”小分队帮助村民购买农药、化肥、种子
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又是一年春好处,莫负春光好时节。防疫阻击战的胜利在望,我们要坚持防疫不放松、有序恢复农业生产,不负好时节,守护好这一片绿色!
(作者:王莉 审核:王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