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图片新闻 >> 文章详情

战“疫”中的人大代表(三十一)| 丹江口市人大代表:争做最美“逆行者”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0-02-29 07:22   [收藏] [打印] [关闭]

“危重病房我来管。”

“疫情不退我不退。”

“一线缺衣我复工。”......

这一句句质朴但感人的话语,来自鏖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自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他们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做贡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在防疫一线,展现出新时代人大代表最美风采。

冲在一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白衣天使们逆流而上。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丹江口市人大代表、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李玉琴接到单位通知,要迅速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我要上班去,明天三十可能不回来吃饭了。”李玉琴对家人简单地告别道。她这句像往常一样的话,没人听出异样。但走出家门的李玉琴却已经心绪澎湃,作为一名20余年资历的老医护工作者,她深谙此次疫情严重。李玉琴是护理部主任,担负战“疫”一线护理队伍枢纽重任,不仅上传下达、内外协调,还担负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培训、标本采集、后勤保障、成立消杀组等大量工作。尤其是隔离病房组建伊始,流程、制度尚未建立,病房、系统整改后需要磨合,工作千头万绪,李玉琴每天加班加点,在总务、医技、药技、保卫、信息等多个部门协调,查漏补缺,就像秒表一样,似乎永远停不下来,这一干就是连续一个月。自2月2日接收第一例病人后,她就吃住在医院了。家人后来得知她在与确诊患者接触的消息,担心地打电话给她。她却安慰家人:“我们防护工作做得好,没有任何危险。”

无独有偶。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卫生院,院长巴玉是该市人大常委委员,她用自己的坚守和担当,书写着当代最美“逆行者”风采,赢得了该镇党委和医院干群上下一致赞誉。2020年1月24日,正是举家团聚的大年三十,巴玉却在这一天没有和家人吃上团圆饭。她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全部取消春节假期,积极配合镇疫情指挥部,主动承担起全镇2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以及高铁站、高速路、国道等处的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卫生院已累计接诊发热患者78人,累计摸排并登记监测返乡人员2000余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余次,调查密切接触者60余人。她用行动践行着出征时带领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立下的誓言:“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不胜不归”。

沉在社区

“在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在职党员干部必须到社区报到,一切行动听从支部安排”。1月26日,为加强联防联控,丹江口市迅速成立了225个临时党支部。当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立即通知全部机关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立足岗位作贡献,在疫情防控中争当先锋作表率。

召必来,来必战。丹江口市人大机关36名党员干部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他们采用网络办公、分散值班、社区、驻村值守等方式,分散到225个临时党支部,在战“疫”一线淬炼初心,在防控阵地贡献人大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该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何金华快要退休了,此时却主动担任起汉江社区第八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在第一时间进入战斗岗位,在居住地——临江华庭小区设立检查值守点,迅速组织小区党员开展防控值班、宣传劝导、进出人员登记、健康状况调查等工作。在社区,他参与社区值班、排班、统计摸排、巡查等常规工作的同时,还要解决处理社区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在单位,他肩负带班任务,要协调做好信息传输、上传下达工作。连续多日的超负荷工作,何金华身体出现不适,患有眼疾的他依然坚守在一线。知情的同事善意地劝说道:“老何,你安排好年轻同志就行了,没必要亲自上阵!”何金华淡淡笑道说:“我是一名老同志、老党员,正是接受考验、主动担当的时候,疫情当前大家都很辛苦,疫情不退我也不能退!”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该市人大机关老干部支部副书记程治安多年患有腰间盘突出病,在战役打响的那一刻,他只想着早点把疫情信息传递给33位离退休老干部,叮嘱老干部们不串门,不聚会,安心待在家里,做好自我防护。当本职工作做完,腰部传来的疼痛让他才意识到病情发作了,但他却选择了直接去社区报到。他在该市风险预警区域山水庭院值守,每次换班后都会疼得直冒冷汗,连腰都直不起来。同事劝他在家里休养,他却一直咬牙坚持,并调侃道:“腰间盘突出不要紧,只要防控问题‘不突出’就行”!

干在后方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只有勇于担当作为,才能交上合格答卷。丹江口市有这样一批人大代表,他们虽没有战斗在抗“疫”工作的医疗一线,但他们奋战的生产一线也同样是为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添砖加瓦,用“硬核”的责任担当,擦亮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代表本色,书写了履职为民、担当作为的新答卷。

抗“疫”期间,丹江口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市路灯所所长陈传海接到该市大坝办事处的干部反映,徐家沟值守点无路灯,夜晚值班一片漆黑。他迅速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耐心地与小区居民协商,临时从居民家中牵线安装了一盏路灯,解决了小区值守无照明的难题。但此事也引起他的警觉,因为除了老旧社区值守点外,公安、公路等许多部门也增加了多处临时执勤点和卡点,没有路灯照明将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他立即带领单位技术人员对全市所有值守点和道路照明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逐一安装灯具和接通照明线,并对十几个损坏不亮的路灯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市区抗“疫”期间的路灯照明和值守点的电源保障。

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消耗战、持久战,许多代表在后方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主动捐赠、有的担当小区志愿者,而十堰市人大代表、际华3541服装公司职工徐利琴却忙着单位复工事宜。

疫情发生后,徐利琴从新闻上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缺少防护服时心急如焚。2月7日,她终于接到公司领导电话通知要做好复工准备。当天她就从老家龙山镇回到丹江口的工厂,马不停蹄地协助单位领导筹备复工前期准备工作。公司确定正式复工日期后,她又迅速配合班组长通过电话及微信方式,做好工人复工的联系通知工作,对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与“四类人员”接触的工人一一发出复工邀请。经过努力,该厂15日顺利复工,并且所有工人经大数据核查比对,没有一人与“四类人员”接触史,体检合格,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尽管公司按期复工投产,为一线抗疫提供了坚实的医疗物质保障,但因部分工人不能到岗造成人手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徐利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车间消毒任务重,她主动协助同事对缝纫车台擦拭酒精消毒;食堂餐饮人手少,师傅忙不过来,她二话不说到食堂帮忙择菜洗菜;她发现行政后勤人员不足时,就临时承担起员工体温检测、相关疫情材料报送、员工防护措施监督落实工作......等等,总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不倦的身影。

战“疫”还在持续,但丹江口市各级人大代表们毫不畏惧、勇于向前、无私奉献的身影鲜明地向我们昭示出:他们负重“逆”行,只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岁月静好。

(作者:周玉娟 & 陈琪  审核:王润涛)